西域记四卷九页云:萨他泥湿伐罗国大城、四周二百里内,彼土之人、谓为福地。闻诸先志曰:昔五印度国、二王分治。境壤相侵,干戈不息。两主合谋,欲决兵战,以定雌雄,以宁氓俗。黎庶胥怨,莫从君命。王以为众庶者、难与虑始也。神可动物,权可立功。时有梵志,素知高才,密斋束帛,命入后庭;造作法书,藏诸岩穴。岁月既久;树皆合拱。王于朝坐告诸臣曰:吾以不德,忝居大位。天帝垂照,梦赐灵书。今在某山,藏于某岭。于是下令营求,得书山林之下。群官称庆,众庶悦豫。宣示远近,咸使闻知。其大略曰:夫生死无涯,流转无极。含灵沦溺,莫由自济。我以奇谋,令离诸苦。今此王城、周二百里,古先帝世福利之地。岁月极远,铭记湮灭。生灵不悟,遂沉苦海。溺而不救,夫何谓欤。汝诸含识,临敌兵死,得生人中。多杀无辜,受天福乐。顺孙孝子,扶侍亲老,经游此地,获福无穷。功少福多,如何失利。一丧人身,三途冥漠。是故含生,各务修业。于是人皆兵战,视死如归。王遂下令,招募勇烈。两国合战,积尸如莽。迄于今时,遗骸遍野。时既古昔;人骸伟大。国俗相传,谓之福地。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内道与外道之并称,犹言内教外教。指佛教及佛教以外之一切教说。 (二)于佛教内,特指教内之外道,如小乘之犊子...为梵语 nirvāna 之意译。即指涅槃。又作圆寂、归寂、入寂、寂灭、寂。示寂,一般用于佛、菩萨、高僧等之示现涅槃而...大乘起信论就薰习真如之体用,而有已相应与未相应二门之分。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载,已相应者,地上菩萨得根本智...梵名 Abhidharma-jāna-prasthāna。凡二十卷。佛灭后三百年,印度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随好】 p1364 瑜伽四十九卷十四页云:又卽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由所依性,能任持故;由极殊妙,令端严故;说名...(譬喻)心之动乱如狂马,故曰心马。又曰心猿意马。观心论曰:心马终不调。安乐集上曰:凡夫心如野马。性灵集四曰:...即后分华严之意。相对于“前分华严”,乃天台宗所言。即佛陀于成道三七日后,对智慧利根者所说之华严法门。于华严经...(术语)菩萨应现于六道,救众生苦难之身也。观音玄义上曰:如华严云: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亦名:实法宗假名宗二部胜劣、昙无德部萨婆多部二部胜劣、萨婆多部昙无德部二部胜劣 子题:僧有四位、法有八位 行事...为袈裟之美称。简称无相衣。因袈裟为出世之服,离有为世染诸相,为生无漏福田之道衣,故称为无相福田衣。[四分律行...(公案)风穴在南院会下为园头,一日院到园里问曰:南方一棒作么生商量?穴云:作奇特商量。穴却问:和尚此间作么生...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我走的地点多,有的人曾经跟我说:能像弘一法师、慈舟法师、虚云老和尚、倓虚老法师那些大善知识,在哪里有?老法师...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华山,那时候九华山全山加起来还不知道有没有几十人。现在的百...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
问: 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你就不要管别人的态度了...
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一者感恩。二者奉献。 别人对我们好,关心我们,帮助我们,以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要心存感...
业缘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受业力所牵引,有种种的因缘,最重的因缘就是为生计所迫。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要忙碌,必...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
福地
【法相辞典】
【福地】 p1282
上篇:鼻界 | 下篇:语恶行 |
(术语)发露所犯之罪而无所隐也。四教仪曰:一切随意发露,更不覆藏。...
内外道
示寂
已相应
阿毗达磨发智论
随好
心马
时长华严
药树王身
假名宗实法宗二部胜劣
无相福田衣
南院一棒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梦参老和尚谈亲近的四位高僧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人生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

以净土法门作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