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五页云:复次善修梵行、于诸蕴处我我所见已永断者,若为损身乃至夺命苦受所触;终无色变心变可得。如是名麁善守根相。彼由如是善守诸根,四苦解脱增上力故;得四种喜。一、由当来外缘生苦得解脱故。二、由当来内缘生苦得解脱故。三、于现法般涅槃时,由二种依所作众苦、得解脱故。四、命终已,与世所见草木相似,一切众苦、不相续故。由二种相,草木相似。一者、六处离有情想,与世所见草木相似。二者、六处为所依止,贪瞋痴火、乃得烧然,与世所见草木相似。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由因果之差别,则现三时之业。三时业者: 一、顺现业 此生造善恶之业,直于此生得受苦乐之果报,顺现法受业是...(仪式)饰于护摩坛四方之六器。曰四面器。止在正面之一方者。谓之一面器。...改过迁善之意。即于佛前发露己心,深自忏悔而生护法之心。此为佛教道德所最重视者,佛陀在世时即有此仪式,故于律中...(人名)宋永嘉乐清(浙江温州乐清县治)人。姓陈氏。世营渔业。长入景德寺为童行,天圣中,试经得度。初参金銮善,...亦名:谏造六聚 子题:二种痴、二种智、真供养、一念之恶能开五不善门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若见造六聚罪者,屏处...(术语)对于杂修之失,千中无一,而称专修者之德也。千人中千人往生,故云无有一失。...辽之学僧。号慈行大师。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尝住医巫闾山。因天佑皇帝耶律大石(1124~1143 在位)好读释摩诃衍论...【预流支】 p1232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三页云:如前已说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如是四种、名预流支...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界相续。世界相续是众生因迷惑不断造业,故其依报之世界亦不断安立;众生相续是众生未断生死...(557~640)华严宗初祖。唐代雍州万年(陕西临潼县北)人,俗姓杜。十八岁出家,法号法顺。师事因圣寺之僧珍(道珍...【平等食及不平等食所作损益】 p0533 瑜伽二十三卷十八页云:当知此中由平等食,非极少食,令身饥羸,未生不生,已...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们心理、思想方面的疾病表现,又融合佛、儒二道,提出了一百种...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二串习。三接续。四别生。五即静...
记者: 高旻寺素有冬参夏学的家风。庙里每年组织十二个精进禅七,每个禅七,您都亲自参与,请您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学会一门技艺,作为谋生之本。佛陀在《善生经》中告诫善生:先当习伎艺,然后获...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恋娑婆;这是你心中最大的障碍。 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救...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身成佛的故事。 娑竭罗龙王威震四海,他最小的一位公主聪明伶...世间最让人流连痴迷、割舍不下的就是男女痴情。男欢女爱,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男女情...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多,我们假设每一个人对阿弥陀佛的皈依、对净土的好乐是相同的...
善守诸根四苦解脱得四种喜
【法相辞典】
【善守诸根四苦解脱得四种喜】 p1150
上篇:善知所有沙门婆罗门 | 下篇:善知六处便能引发广大威德 |
(寺名)在江西卢山。西晋咸康六年,右将军王义之舍其故宅为西天达摩多罗所建。唐元和中,智常住此而复兴,白乐天,...
三时业
一面器
改悔
义怀
众主谏造六聚
千无一失
志福
预流支
三相续
杜顺
平等食及不平等食所作损益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高旻寺的禅门家风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男女之情让我们脱离不了轮回的苦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