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七卷二十四页云:请他成熟者:谓若有余无量有情,于彼发起上品爱敬;或复有余,善知方便;于说正法,已善修学;即应劝请,殷勤营助,令其成熟无量有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名 Upāsaka-?īla-sūtra。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喜】 p1163 瑜伽十一卷三页云: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 二解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三页云:若于...【回向有三障】 p0939 辩中边论上卷十二页云:回向有三障。令心向余,不向无上正等菩提。一、贪着诸有,二、贪...(1640~1707)明末清初黄檗宗僧。泉州府(福建晋江)人,俗姓张。字东澜。少时投于非波门下出家,后入开元寺修学。...密教五佛各出现菩萨、金刚与忿怒。此三者次第为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亦为境、智、行之三轨。(一)大日如来,现转...(佛名)梵名Ādi-buddha。西藏语云:Cho-gidang-poisang-ye,译言本初觉者或第一觉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为乘于一片之莲叶中故,而有此名。...亦名:牙角针筒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牙角针筒戒八十六。事虽是小,用功极多,无益之费,岂复过...亦名:三心 济缘记·释集法篇:“犯有三心:一、识,二、疑,三、不识。”(业疏记卷四·五·一八)...(流派)自初祖达磨倡禅至五祖弘忍为一味。弘忍弟子,有慧能神秀二弟子,分南北二宗。慧能于江南布化,故云南宗。神...指成就大力菩萨、新发意菩萨。据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载,(一)成就大力菩萨,此菩萨为济度众生,随所应度,随处受用,不...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是心灵的力量。如果你经常是由外境来牵引你的,你可能没有美好...很多人的紧张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凡是心不安的时候,应该先去了解心为什么不安?找到原因后,便会发现...
《占察善恶业报经》这部经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听过?我开始讲这部经是在纽约,其中有很多人连这部的的名字都没听过。这...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者,名邪性定聚。 (《俱舍论》颂疏) 那么自余凡夫,其他凡夫...所谓肉食,病菌尸毒寄生虫。 不论是什么样的肉类,在放大镜的下面都可以看到很多的细菌和寄生虫,这一点和植物完全...
我们今天了解这个所知依,当然,它主要的内容是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但是你了解第八识,它这个心识的活动是相互地...问: 人们都会有烦恼,有时烦恼到不得了,该怎么对治? 方海权答: 最烦恼的时候,就是最消业的时候,而烦恼也是无...
请他成熟
【法相辞典】
【请他成熟】 p1344
上篇:鴈塔 | 下篇:诸行朽 |
(菩萨)妙吉祥之略。文殊师利之新译语。性灵集二曰:能寂常以利见,妙祥镇住以接引。...
优婆塞戒经
喜
回向有三障
宗泽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阿提佛陀
一叶观音
作骨牙角针筒戒制意
犯有三心
南宗
二种菩萨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圣严法师:心里不安的原因

佛教禁止占卜打卦,为何又有《占察经》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肉食让我们把健康拱手相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