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一、语依处。谓法名想所起语性。即依此处,立随说因。谓依此语,随见闻等,说诸义故。此即能说,为所说因。有论说此是名想见。由如名字、取相、执着、随起说故。若依彼说;便显此因是语依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Sundarananla,孙达罗难陀,比丘名。佛之小弟。译曰艳喜。光宅法华疏一曰:孙陀罗难陀,是佛小弟。其人在俗...梵语 buddhānusmrti,巴利语 buddhānussati。即在心里称念法身佛(理念上之佛),观想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善有三障】 p1140 辩中边论上卷十一页云:善有三障。一、无加行。二、非处加行。三、不如理加行。...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烦恼,谓除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一切心法。此复云何?谓除贪等六烦恼...(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合掌于池中莲华之观音。...(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佛初得道在伽耶山,入诸佛甚深三昧谛观诸法之性相,文殊知之,问云何发心?佛答无发是发。...【受用身非卽自性身】 p0732 摄论三卷二十二页云:何故受用身,非卽自性身?由六因故。一、色身可见故;二、无...【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p0719 瑜伽九卷八页云: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出世间诸无漏业。是前三业断对治...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如华严云,四轮摧八难者。故成实云:一、住善处,二、依善人,三、发正愿,四、植善根。初轮...【阿奢理贰】 西域记云:唐言奇特。...亦名:不试外道 济缘记释云:“废试中,初引母论独开不试。检文未获。如下,次引长含通开不试。由有稽留,反生本见...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印度北部有个村庄,叫格依玛村。这里土地贫瘠,人们生活穷困,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村民们也想改变现状,苦于找不...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当你兴致勃勃地进入饭店吃饭,遇到慢吞吞的上菜速度,你只能愤然等待;当你开车经过一个繁华的街道、遇到红灯的时候...
问: 经常有人讲,念佛或诵经,功夫成片才能有作用,请问一下,怎样做才能够功夫成片? 仁淸法师答: 功夫成片可以...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有逆境的修法,顺境有顺境的修法,叫顺逆皆方便。每一个因缘都...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是怎么招感来的?恐怖是业,贪求名利,贪求财富,患得患失恐怕得不到,得到又怕失掉。 你...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应之迹。一般感应之迹会谈到六种形态的感应。 显感显应。这个...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含的物质注射在小老鼠身上,以观察其反应。刚开始时小老鼠表现...
语依处
【法相辞典】
【语依处】 p1283
上篇:盖与覆四句分别 | 下篇:漏自性 |
【意成身】 p1207 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不思议变易生死,或名意成身。随意愿成故。如契经说:如取为缘,有漏业因...
孙陀罗难陀
念佛
善有三障
随烦恼
莲卧观音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受用身非卽自性身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四轮摧八难
阿奢理贰
外道出家四月试之用舍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善良改变了一切

出家真正的利益在哪里
等待也很有意义

怎样做才能够功夫成片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