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四页云:云何爱触?答:贪相应触。即三界五部所断,六识身俱,贪相应触。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界名)梵语曰泥缚补罗Devapura,天人之宫殿也。圆觉经曰: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指藏识之海。以真如为如来藏识,真如随缘而起诸法,如海之波涛,故称识海。楞伽经卷一(大一六·四八四中):“譬如...【常作】 p1011 瑜伽八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常作?谓于学处,无穿穴故。...【色蕴皆是剎那灭性】 p0573 瑜伽五十四卷十九页云:复次一切色蕴,当言皆是剎那灭性。何以故?诸行才生,寻卽...【三法得安隐住】 p0206 瑜伽十四卷六页云:又于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一者、空、无愿、无相...【四种想】 p0403 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想,为先戏论缚。一、于小欲中想为先戏论缚,二、于大色中想为先戏论...【悎寤瑜伽】 p0947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悎寤瑜伽者: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有因缘】 p0539 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复次佛世尊法,有因缘者:谓有缘起,制立一切所学处故。...荼毗之遗骨分葬于各地者,称为分身舍利。又称碎身舍利。为“全身舍利”之对称。如佛陀之舍利分葬于八国,阿难之舍利...(名数)内供养之四菩萨与外供养之四菩萨,合为八供养。...指究极之境界。于此境界,已然超越修行(修)与体悟(证)等之对立分别。亦即证无所证、修无所修的无为真人之境界。...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鼓是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形状和称呼有很多,用于各种场合和仪式之中,如战场、殿堂、庙宇、舞台...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你感受到了就一定会评判。而评判最终结果会落在...
一、要有求学的志向 当代青年僧伽应有的职志是什么呢?第一,要有求学的志向。因为佛教修行的过程分开来讲是四个方...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试观古今之大忠大孝,与夫发挥儒教圣贤心法者...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
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从心而起,从我内心冉冉而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个字甚至你看得很清楚,第一...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合着正等正觉的...
问: 最近有几位高僧大德相继圆寂,网上有很多关于佛舍利的说法,但也听有人说佛舍利实际上是结石。请师父开示佛舍...
爱触
【法相辞典】
【爱触】 p1200
上篇:极欢喜住菩萨受生 | 下篇:爱支 |
(饮食)Madhugola,饼名。善见律十曰:麻豆瞿罗,汉言美饼。大日经疏七曰:末涂共啰饼,亦着鉴,兼以糖蜜涂之。...
天宫
识海
常作
色蕴皆是剎那灭性
三法得安隐住
四种想
悎寤瑜伽
有因缘
分身舍利
四供
无修无证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鼓是怎样成为佛教法器的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代僧伽的职志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如何如法的念佛
大悲咒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