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五卷八页云:问:是诸烦恼、几世俗有?几实物有?答:见、世俗有。是慧分故。余实物有。别有心所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二卷。印度瞿沙造。译于三国时代魏(220~265),译者佚名。又作阿毗昙甘露味论、甘露味阿毗昙、甘露味经。属小乘...指九种大乘禅。乃不共外道与二乘,独为菩萨所修之九种禅定。略称九禅。法华玄义卷四比较诸禅,谓九大禅如醍醐,为出...(术语)显境名言种子之对。谓名言种子中,由自他之名言,显色心诸法之体,于心前变现其相分,而薰习其种子于第八识...1、判断经论的旨趣和解释它的义理。 2、判断如来一代所说教义的大小深浅,叫做教相判释。...【真实究竟解脱】 p0919 瑜伽八十五卷四页云:云何真实究竟解脱?谓毕竟解脱、及一切解脱。卽是见道果、及此后...指分配茶水。即寺院中,按一定之法式,在会众中分配茶水之作法;或亦指大众共同吃茶。禅林行茶时,有一定之座位(行...【菩萨尸罗律仪有四殊胜】 p1134 摄论三卷四页云: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杂语)弃钵之水余残曰析水,半饮之,半弃之,故曰析。见象器笺二十。...(修法)七佛药师法与五坛之修法也。五坛之修法者,设五坛场。中坛祀大圣不动明王,南方祀军荼利明王,北方祀金刚夜...(杂名)佛土之尊称也。又为佛寺之美称。刹者梵语Kṣetra之略,译曰土田。庄严经下曰:遍覆如来宝刹中。...亦名:受五戒前先教发戒 子题:一分优婆塞、二分优婆塞、少分优婆塞、多分优婆塞、满分优婆塞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为自己无足轻重,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我们的一...
佛教它的终极关怀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对世间的这些家亲眷属、功名利禄,都会从般若的层次作如梦如幻、如露如电之...佛陀成道后,一日在优楼频螺聚落的尼连河岸边菩提树下静坐,心中思惟着:一个没有恭敬心的人,自然无法恭敬、孝顺师...
我们念佛的时候,应放下一切,眼睛观佛、耳朵听佛号、鼻嗅佛之功德香、口念佛号、身体礼佛、意念敬佛,六根都收拢起...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 今天世界上凶杀、仇杀、绑架、勒索、诈骗、夫妻反目、家庭破碎的事件层出不穷,...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受益,什么是受益呢? 他人发火了,不能把你的火引出来;他人...
烦恼假实分别
【法相辞典】
【烦恼假实分别】 p1194
上篇:傍生趣 | 下篇:烦恼所生众苦 |
【任持诸法差别】 p0634 瑜伽六十六卷三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任持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段食,二、触食...
甘露味论
九种大禅
表义名言种子
判释
真实究竟解脱
行茶
菩萨尸罗律仪有四殊胜
析水
七佛药师五坛修法
宝刹
五戒受前先教发戒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求子女的方法
依法为师

这三门若不关牢,佛号一定念不好

【佛学漫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幸福的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