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卷十二页云:又由三相,办所应作。一、由诸根所集成故;资粮圆满。二、由习近随顺如法诸卧具故?心得安住。三、由依止亲近善士,闻他法音如理作意,众因缘故;乃至获得二心解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禅林之语,教道之方便,为佛事门,又云庄严门。...指天台宗所判化法四教之第三别教。天台宗将佛陀一代教法判立为藏、通、别、圆四大类,称为化法四教,每一教皆依所化...指上等之根器,即眼、耳、鼻、舌、身等诸根之上利者,或修行佛道之能力特优者。又指“信、进、念、定、慧”等五根锐...古印度著名大佛塔。在今印度中央邦马尔瓦地区波保尔附近。塔直径36.6米,高约16.5米,雄浑古朴,庄严宏伟。塔中心半...(异类)Kumbhāṇḍaka,即鸠槃荼。...(一)梵语 nāyaka,巴利语同。又作导首。即教化引导众生入于佛道之圣者。特指释尊,或为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卷...【四种转异无明】 p045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五页云: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术语)谓贪瞋痴之三毒也。此三者能生恶业,故名为根。见大乘义章五本。【又】上中下之三根。就众生善根之强弱而言...(术语)待者待对也,对于相对而言。止观三曰:无可待对,独一法界,故名绝待止观。...在生死界中最后一次的身体。...慢者,依止萨迦耶见心高举为体,不敬苦生所依为业。不敬者,谓于师长及有德所而生憍傲。苦生者,谓生后有故。...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是自然的不加造作的道理。所以我们对这一世的所作所为造什么业...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臣、百姓等四众弟子开示佛法时,有七位远道而来的婆罗门长老突...知道前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今生该怎么做。如果了解前世能使我们发起不造恶业或出离轮回的决心,这样才是有...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我们修净土的人,当然是以阿弥陀佛为你的本尊;本...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取的路走下...问: 是否身体上任何不适宜、病痛,如感冒、着凉等一丝丝微小的病痛都是冤家债主所致? 大安法师答: 这不一定。你...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难关,都不能因而损伤到健康。平日的生活作息要正常,应该要做...
办所应作由三种相
【法相辞典】
【办所应作由三种相】 p1389
上篇:亲属寻思 | 下篇:桥梁 |
为一种认为人生并无真正幸福可言之思想。又作厌世主义、悲观哲学。亦即主张宇宙人生有苦而无乐,有恶而无善,或乐与...
佛事门
独菩萨教
上根
桑奇大塔(Sanch Stupa)
瓮形
导师
四种转异无明
三根
绝待
最后身
慢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能知道前世并不重要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债主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