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九卷五页云:问:于此诸地,云何而得?答:若诸菩萨,证入菩萨正性离生;又复证得清净意乐;尔时顿得一切诸地。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大日经成就悉地品曰:啰字为眼界,辉烛犹明灯。俯颈小低头,舌近于腭间。而以观心处,当心现等引。无姤妙清...为日本真言宗善通寺派之大本山。位于京都市东山区。通称小野门迹,或随心院门迹。正历二年(991),由仁海所创建,...即涅槃经所说之菩萨僧。为“世和合”之对称。和合,指和合僧、僧团、教团。世和合则指声闻僧。涅槃经主张“佛性常住...(菩萨)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之一。...指由右旋绕佛塔。又作绕塔。与“绕佛”同义,皆表示恭敬仰慕之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九·三九一下):“多宝佛塔...(名数)一信解,又曰解信。梵曰阿毗目佉Abhimukh,自明见理,心无疑虑也。二深信,又曰仰信。梵曰舍攞驮Śraddhā...【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 p1262 瑜伽三十三卷十八页云: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者:谓由此想,遍于彼彼村邑聚落,或长者...持诵诸佛光明真言灌顶陀罗尼时所结之光明灌顶印。右手散开五指,从五指顶端放出五色光明,观想普照苦恼之众生,令得...(流派)隋智者大师入寂于天台山,故曰天台大师。天台大师所立,名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为本经,以智度论为指南,以...(术语)对于见道之四加行位第一位,即经了总别之念处,而自此专观四谛十六行相之位也。此为将发见道之无漏智,先生...【阿那波那念所缘】 p0779 瑜伽二十七卷三页云: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婴儿必须经过足够的触摸,才能够健康成长。因为触摸可以刺激他体内的化学成分,协助他的心理和...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过是导致富贵的一种助缘而已。假如过去(世)没有布施,今生再怎么努力赚钱,也...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或者念大乘经典才是修行,反而觉得做饭、烧开水、或者游山玩水...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
我们从一个业障凡夫来说,佛陀施设的教导是先有法门再讲心态,他是先为实施权,然后再开权显实,但是最终的结论是心...
因缘所生法是这样,你越执着它,它对你的限制、伤害就越重。你把它放下以后,你不随物转,即能转物。就因缘所生法,...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每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 1、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2、碰到熟人,当我向...
诸地云何而得
【法相辞典】
【诸地云何而得】 p1354
上篇:诸业唯痴为缘 | 下篇:诸受有八种差别 |
(术语)非由前世之业因,由现在之灾横而死者曰非业死。所谓横死是也。又阎浮之人寿有普通定命,不得其定命而夭死者...
无垢妙清净圆镜
随心院
第一义和合
鬘菩萨
绕塔
二种信
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
五色光印
天台宗
暖法
阿那波那念所缘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六度集经
表扬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
【推荐】富贵的正因与助缘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层级越高的法界,时间的质量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