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慧堂殿者:到究竟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乘者,以名开悟实相之智慧,戒者以名净除身口恶之制法。此中小乘之比丘,戒急乘缓,大乘之菩萨,乘急戒缓。...犹言情天欲海。爱欲溺人,故以河喻之。此外,贪爱之心,执著于物而不离,如水浸染于物,故亦以河水譬之。八十华严经...断乐者。云何乐?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总名为乐。复次修第三静虑时。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名数)一趣田,畜生。二苦田。贫穷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贤圣也。见俱舍论十八。...子题:恒杖 行宗记释云:“初示所开。此下,简滥。 恒杖 ,谓恒所持者。朝行须打露,迥险驱毒物;时暂用者,则不须...(术语)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而一一之愿以此愿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觉(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结之...即慈悲。亦即对所有人皆怀有深厚之友情,称为“慈”;内敛自身之痛苦,而处处为他人设想,则称“悲”,此即佛教最重...【轲地罗】 此译轲,空也;地罗者,破也。名破空山。...(一)生因、了因。(一)生因,乃本具法性之理,能生一切善法者,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二)了因,乃以智慧照了法性...(杂语)由烦恼即菩提之理而立之言。诸法无行经下曰: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于是三事中,有无量佛法。若有人分别...云何应知施物圆满?谓所施财物非诳诈得故,所施财物非侵他得故,所施财物非秽离垢故,所施财物清净故,所施财物如法...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一天,一个信徒请教禅师:我是个有家室的人了,但现在却疯狂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该怎么办呢?禅师说:你能断定她...
每天讲可能也有人不喜欢听,从下个七开始就隔一天讲一次。天天讲,听的人不喜欢听,讲的人还是很累,效果不一定很好...
我们经过无量的生死轮回,内心累积很多问题,要在一生当中面对无始的妄想,处理生生世世留下的生死业力,要做的第一...现在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组织者、引领者,实际是带领大家玩乐的外道,叫做娱乐外道。除了玩得非常火热之外,其它什么...
当我们朝着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态,更别忘记内在的重心。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正的对象。因此,每一个人无论在待人处事、行住坐卧,或是起心...
一日,舍利弗与维摩诘辩论不二法门,辩论到最精彩处,天女飘逸而来,向听众散下鲜花。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
忆佛、念佛是我们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净念相继地,就是二六时中不间断地执持南无阿弥陀佛,无时或忘。 ...
慧堂殿
【法相辞典】
【慧堂殿】 p1319
上篇:慧阶陛 | 下篇:广大最胜 |
云何中不寂静苦?谓生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
乘戒
爱河
断乐者,第四静虑
四福田
担杖络囊戒开白二羯磨持
不取正觉愿
感谢
轲地罗
二因
淫欲即是道
应知施物圆满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生命中最爱的女人

学佛人要如何发起道心

把真如本性的家建立起来
把人引往恶趣的娱乐外道
不入心的「修行」
圣严法师《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推荐】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