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三卷十四页云:过去言依者:云何过去,云何言,云何依,而说过去言依耶?答: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谓过去。即依如是过去诸行、所起语言唱词评论呼召宣说显示教诲语路语音语业语表、是谓言。即前所说过去诸行、亦名为依。是言因、本、眼、路、缘起;无间引发,能作生缘集等起故。依过去行,起诸言说;故过去诸行、名过去言依。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全一卷。吴·支谦译。又称罗汉赖吒和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记述赖吒和罗闻佛说法而立志出家,得证阿罗汉...禅林用语。眼横列,鼻直挺,比喻如实知见。与“花红柳绿”同义。盖指觅道不必奇遇,直须看取本来面目。 p4744...(人名)又作鹙露子,秋露子。舍利弗之译名也。玄应音义四曰:梵言舍利弗,旧文言舍利子,或言奢利富多啰Śāriput...指于经藏中随附说明戒律之法。如涅槃经中列举八秽(八不净)、七治(七羯磨)之戒。反之,律藏中说明定、慧之法,则...(名数)结缚众生使不出生死之烦恼,有九种也。一爱,二恚,三慢,四无明,五见,六取,七疑,八嫉,九悭是也。即于...(人名)Kāśyapamātaṅga,又作摄摩腾,竺摄摩腾。无翻名。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经。尝为一小国王讲金光明经,以...【奢羯罗城】 p1174 西域记四卷一页云:大城西南十四五里、至奢羯罗故城。垣堵虽坏;基趾尚固。周二十余里。其中更...凡三十卷。全称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略称弥沙塞部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系佛入灭后三百年顷,自上座部系统分出...(杂名)贫困乞物于人者。丐亦乞也。无量寿经下曰:乞丐孤独。...【法身与解脱身差别】 p0766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世尊等无加行:何因缘故,如来法身为诸有情放大智光,及...【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p1154 瑜伽九十三卷十八页云:于此正法毗奈耶中,虽复愚智俱从前际至于中际、幷由二种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 有些人说话的方式只是一种习惯,并没...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表达: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等得篙师登陆后,更移...
这是一个感动全人类的真实故事,天性慈愍的母狮小泰克,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吃肉。动物园园长千方百计无所不用...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其中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即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子、天龙鬼神、帝王、臣民,大众聚会,听佛说法教化。佛的右...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她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去的,同学忍不住说了句:我要是她...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就形成了八苦...
过去言依
【法相辞典】
【过去言依】 p1222
上篇:过去识 | 下篇:圣教 |
(杂语)谓受师教之门弟子也。日知录曰:今江南尚有门徒之称,或云门眷。按,晋书唐彬传,东海阎德,门徒甚众。独目...
赖吒和罗经
眼横鼻直
鹙鹭子
随经律
九结
迦叶摩腾
奢羯罗城
五分律
乞丐
法身与解脱身差别
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圣严法师:造口业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一只吃素的狮子,感动了全世界

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