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释五卷五页云:于此复疑;净不净业,义既实无;爱非爱果,义云何起?为治此疑;说影像喻。显依他起,譬如影像,实无有义;即于本质,起影像觉。然影像义,无别可得。此亦如是应知。虽无爱与非爱真实果义;而现可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谓法之本性无去来往复也。智度论曰: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人名)Upamāna,人名。译曰譬喻。是佛之庶子也。见慧琳音义二十六。...(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与长阿含散陀那经同本。佛至尼拘陀梵志所诘问彼,彼默然不能答。...“随缘真如”之对称。真如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故称不变真如。即指本性之真心、常住之佛性。此不变之体,随缘生...1、粗恶的语言。 2、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叫做粗言,大乘之教,叫做细言。...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盖业通三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术语)凡禅定浅深次第为四禅四无色及灭尽定,出入皆以顺此次第为法。例如散心之人,不能直入四无色定,必先入初禅...提举点检之意。为禅林掌理常住金谷之职称。即库司知事之外,司会计之职务。原为宋朝官职之名。[劫修百丈清规卷三迁...【身根】 身根是身识发生的地方,身是能触之义。为不可见有对之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身处,十八界中之...(术语)如实相之知见也。法华经寿量品曰: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指衣与法。禅宗之传承,师传法于弟子系以付授之袈裟为表征,故传衣亦具传法之义。景德传灯录卷三((大五一·二二三...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如果你在菜市场,看到一个老人为了几根菜讨价还价,你是否会不屑?或者,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从垃圾筒里翻捡回收物,...
防护并非意指不看、不听、不闻、不尝、不触或不想任何事。若行者不了解这点,一旦见闻到什么,就退缩逃避,以为只要...过去,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他们第一次外出购货,就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雨,数千斤棉花被...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萨的力量,任持是自己拿的力量。这个我们早就说过了,佛菩...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这个僧、那个僧,永不皈依什么邪魔外道、天魔、天人!当然,这...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
十念往生,在这样的一个修行法门当中,它确实非常奇特,难以相信。有人就曾经质疑,说:这个佛经常常说,这个业力呀...《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火之患。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
影像喻
【法相辞典】
【影像喻】 p1341
上篇:调柔行 | 下篇:影像安住心 |
识无边处,梵名 Vijānānantyāyatana,巴利名 Viānacāyatana。为四无色界之第二。又作识无边处、无边识处、识无...
不来不去
优波摩那
尼拘陀梵志经
不变真如
粗言
八种异熟因果
超越三昧
提点
身根
如实知见
衣法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

逃避并不能解决痛苦
重修你的命运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推荐】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