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调柔行者:谓修所成善法摄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别教之菩萨于十地所渐断之十种重障也。一、异生性障,异生性者,以分别起之二障而名,以此二障之种子,建立...【无恶无恶缘见】 p1076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十二页云:诸有此见:造教造煮教煮害教害,杀诸众生,不与取,欲邪...【缘起及缘生】 p1303 瑜伽十卷九页云:云何缘起?云何缘生?谓诸行生起法性,是名缘起。卽彼生已;说名缘生。...命终及趣生之相,言之至繁,兹略出之。 一、饿鬼业尽生天相 终时不患饥渴,见饮食唯以目视,见可乐即便往趣。...(真言)又曰五字咒,五字陀罗尼等,阿罗婆遮那之五字也。...(本生)世尊昔为菩萨,曰常悲,见世秽浊,背正向邪,常愁忧悲恸。其时有佛名京法无秽,灭度未久,经法都尽。常悲梦...(杂名)又曰随邪利,随舍种。种族名。玄应音义三曰:随邪利,或云随舍利,或云随舍种,或云栗唱,或云离唱,或作黎...(名数)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也。是为退堕佛法海而不得再入僧从之重罪,故云堕。多论一曰:白四羯磨竟,已得具戒,...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三昧,能示现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称意生身。据楞伽经...梵语 āvenika-karman。“共业”之对称。指有情各自依身所感之善恶业。反之,众生共通之业因称为共业,能感自他共同...巴利名 Milindapahā(译作弥兰陀王问经)。凡二卷(或三卷)。略称那先经。约译于东晋(317~420)年间,译者佚名...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禅师,因到金銮结夏安居,与善侍者结为好友。翠岩禅师年轻时经...
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爷,林老爷在街上经营着益源号杂货店及布庄,平素交易公平,童...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对于三宝、四谛、十二因缘、因果等道理的明白和理...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为什么会这样?他们说的原因是没有指导老师。在我看来是因为...我修净土宗,专心念佛,一门深入,只有这个能了生死,其他是魔,其他经典不能看!不惜诽谤、攻击其他不同的宗派,这...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在修证上...泥土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自己抱...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空无为是总相,第二、三、四、五、六是别相。 虚空无为者:非...
调柔行
【法相辞典】
【调柔行】 p1338
上篇:德有二十四种 | 下篇:影像喻 |
(术语)唯识宗有谓第八识所藏之种子,非为本来固有者,如视为本有,能薰之法,所薰之识,皆有无始以来。即种子亦为...
十重障
无恶无恶缘见
缘起及缘生
略说命终及趣生相
五字文殊咒
常悲菩萨
随舍利
四堕
三种意生身
不共业
那先比丘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僧人的告诫

放生巨龟得善报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慧律法师《修自宗,且莫毁谤他宗》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泥问佛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