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复次为心解脱、勤修习者,有二种渐次。一、智渐次,二、智果渐次。云何智渐次?谓于诸行中,先起无常智。由思择彼生灭道理故。次后于彼生相应行,观为生法、老法、乃至懮苦热恼等法。由是因缘,一切皆苦。此即依先无常智,生后苦智。又彼诸行、由是生法、乃至是热恼法故;即是死生缘起、展转流转、不得自在、行相道理;故无有我。此即依先苦智,生后无我智。如是观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是名智渐次。云何智果渐次?谓厌、离欲、解脱,遍解脱。云何厌?谓有对治现前故,起厌逆想;令诸烦恼、不复现行。云何离欲?谓由修习厌心故;虽于对治、不作意思惟;然于一切染爱事境贪不现行。此由伏断增上力故。云何解脱?谓即于此伏断对治,多修习故;永拔随眠。如是名厌离欲解脱第一差别。复有差别。谓于厌位,断界极成满故;名厌。即依止厌,除非想非非想处,于余下地得离欲时,施设离欲位。故名离欲。于非想非非想处,得离欲时;施设解脱位。故名解脱。是名厌离欲解脱第二差别。云何遍解脱?谓由如是烦恼杂染解脱故;生等诸苦杂染、亦普解脱。是名遍解脱。如是由智增上力故;于诸行中起厌。由习厌故,得离欲。由习离欲故,得解脱及遍解脱。如是名为智果渐次。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出处在昙鸾论注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解此有种种:一、分为分圆之义。谓往生于极乐证涅槃之一分,涅槃之分得...指七种舍凡性而入正性之小乘圣人。又作七士夫趣、七丈夫。据天台四教仪集注所载,即:(一)随信行,谓钝根之人依他生...【烦恼障】 p1190 如三障中说。 二解 如十二种障中说。 三解 佛地经论四卷十六页云:又烦恼障者:谓贪瞋等一切烦恼...(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菩萨说见佛之法。...【修身修戒修心修慧】 p0906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三卷三页云:若于身戒心慧,对治道已生;名为修身、乃至修慧。...(杂语)以莲华之开合计时分之昼夜。须夜摩天之事也。大集经曰:此天用莲华开合以明昼夜。又云:赤莲华开为昼,白莲...戒本疏·十三僧残法:“问:‘同是逆罪,谏有无者?’答:‘破僧倚傍,须谏使分;余无滥故,不须设谏。’”行宗记释...【空三摩地亦名无相】 p0791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卷十七页云:于空三摩地说无相声者:如契经说:有一苾刍、得无相...【生建立】 p0474 瑜伽五卷六页云:复次生建立,谓三种欲生。或有众生,现住欲尘。由此现住欲尘故;富贵自在。彼复...【一切种识】 p0004 成唯识论七卷十六页云:论曰:一切种识、谓本识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别。此生等流异熟士用增上...(术语)是修行中之差别也。止观之义见前,舍者梵语优毕叉Upekṣa。涅槃经三十一曰: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净...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问: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净界法师答: 一个加行位的修行者,到了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他对于这个外在...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 二、药师...
(第一讲) 我们尊敬的化通长老慈悲,真常法师慈悲,各位常住师父慈悲,各位居士同修,大家下午吉祥。 感恩我们祖印...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 大忍辱的事,忍过了九十九次之后,第一百次...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
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带领约有五百人之多的释迦种族中的女人,到尼拘陀树林中...一劝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养爹和娘 胜如远处把香烧 二劝世人休争强 强人做事强人当 强中更有强中手 哪...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比如大海飘浮一块木板,此木板中间有一孔,一海龟一百年浮上...
勤修习心解脱者有二种渐次
【法相辞典】
【勤修习心解脱者有二种渐次】 p1224
上篇:勤三摩地 | 下篇:想自性 |
【出离界】 p0481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出离界云何?谓出离及出离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
涅槃分
小乘七圣
烦恼障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
莲华时分
五逆中唯谏破僧
空三摩地亦名无相
生建立
一切种识
止观舍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宏海法师:印祖文钞——一函遍复
百忍成金

地狱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