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九卷三页云:云何名为意乐毁坏?谓略有五种。一、于精进无发起欲,二、于烦恼有染着欲,三、于所犯有起犯欲,四、于恶作无除遣欲,五、于等持无引发欲。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食义及食者】 p0882 瑜伽九十四卷十九页云:复次无有少法、生已安住,亦无有我,能食所食。由此因缘,彼何名...十二因缘的别名。五句章句经说:一切众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重棘篱篱之。十二重城即十二因缘,三重棘篱...(术语)胜论所明六义句之第六。旧译无障碍,新译利合。百论疏上之中曰:六三摩婆夜谛,此云无障碍谛,如一色色香遍...由听闻佛法或是由思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十业道】 p0103 俱舍论十六卷四页云:又经中言:有十业道,或善或恶。其相云何?颂曰:所说十业道,摄恶妙行中。...(仪式)又曰追善。追荐者为死者追荐福之义,追善者为死者追修善事之义,追荐为典语,追善为俗字。又曰追福,追修,...指摩醯首罗天(梵 Mahe?vara)之秘咒。摩醯首罗天,为大自在天之异名,原系印度教所崇奉创造宇宙之最高主神,佛教视...【二谛】 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者真实不虚之理,真谛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的真理。俗谛又作世...(名数)菩萨戒经说菩萨修头陀行时,及游方而往来百里千里,宜常以十八物随身。一杨枝;二澡豆,和水洗手之豆粉也;...(术语)阿毗达磨。译曰对法。梵语Abhidharma,对为对观对向之义,法为四谛涅槃之法。以无漏圣道之智慧,对观四谛之...梵语 drstadharma-vedanīya-karma,巴利语 ditthadhamma-vedanīya-kamma。为三时业之一,四业之一。又称顺现报受...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不同的人,会给佛教下不同的定义。有的人认为佛教是宗教,有的人认为佛教是哲学,有...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有人对此就表示不理解了。因为遇到被冤...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 我说:是的。 她很...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里拜访住持。这位年轻的住持对身旁站着的一位年老的和尚说:去,倒一杯茶来请客人。老和尚就去倒...
随烦恼二十: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言染依义者,憍醉则生长一切杂染法故。此贪...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师说:人们常常担心,动物放生后又会被抓捕,就连佛弟子也多怀...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极之,则义深数广,不可详究。故略而言...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跟释心禅师做完晚修,回房就寝之后,就听隔壁的释心禅师大声喊...
意乐毁坏
【法相辞典】
【意乐毁坏】 p1208
上篇:意识界 | 下篇:意根于二处增上 |
(术语)天台宗区别释迦如来一代之教法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之五时。此五时之教法,托于涅...
食义及食者
十二重城
三摩婆夜
法悦
十业道
追荐
胜意生明
二谛
十八物
对法
顺现法受业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和尚也需要与时俱进吗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推荐】应该为现在做点什么呢
老做小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