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能生五趣;于诸趣中,能和合故;名趣向事。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所缘】 缘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所攀缘的境界,叫做所缘。...【烦恼心所】 p1191 成唯识论六卷八页云:如是已说善位心所。烦恼心所、其相云何?颂曰: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亦名:临终打磬令闻生善 子题:无常磬、人命将终得闻钟磬增其正念 行事钞·瞻病送终篇:“若终亡者,打 无常磬 。”...(术语)晨朝吃粥之后也。敕修清规圣节曰:至五更住持行香回,再覆,粥罢上堂。...(术语)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一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为自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云何谓已见谛者?所有学慧慧根。及信胜解。见至身证。于四圣谛。已现观。而现观为断余烦恼故。诸根转。是名已知根。...(杂语)秦道生法师之语。言草木尽具佛性,而述一真法界之理。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师说:无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术语)依受戒而授之名。初受沙弥戒时,从师赐法名,而舍俗名,其法名谓之戒名。...(界名)现住世界之名。三千大千世界之通名。旧称娑婆。译曰堪忍。又云忍土。以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梵语谓之索诃。...【六种可爱乐法】 p0306 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页云:当知此中,由依身等,于同梵行,现行非爱。又于僧祇共有财物,不平...宋天台遵式法师,制定劝请观音消伏毒害忏仪,即今所流行之观音忏法。此忏法劝请观世音及一切三宝加被,消除三业,以...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刚才在禅修中这样想:如果能有善知识的引导,解脱涅...
【原文】 当此危险世道,宜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业。所有吉凶祸福,悉不计虑,随缘应变。 纵大祸临头,亦当想及...
问: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慧律法师答: 你就记得,佛法不是一直停留在过去,也不是一直在忏悔,业性本空。你跟他...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街头一饭,对修行人来说,托钵;冢间一宿,住在坟墓之间。这...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名思义,现,就是现在;实,就是真实。说现在,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虽然它和过...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果一定有因。现在来练习,通过学...世间万物万象,放得下,自然爽心怡神,万丈洪岩倚碧空。 放不下,人间有路不能通,徒然沾滞自苦而已。 一眠躺下,夜...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处有四个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是段食, 段就是分段的饮食...
趣向事
【法相辞典】
【趣向事】 p1326
上篇:趣入 | 下篇:趣向弃舍 |
【般若拘罗】 此云智积。净名疏云:观于实相,智慧积聚。...
所缘
烦恼心所
病比丘临终闻磬生善
粥罢
玄门无碍十因
已知根
郁郁黄花
戒名
索诃
六种可爱乐法
观音忏法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

纵大祸临头,又有何畏惧

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惟贤长老《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有什么好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