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七卷九页云:论曰:于业报中,不应思议。修福行者、定往善趣;为恶行者,定往恶趣;不决定故。又过去世净不净业,若处若事,若因若报等,不可思议。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善知世间】 p1142 瑜伽四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善知世间?谓诸菩萨、普于一切有情世间,如实了知如是世间、极...【三种次第】 p0180 大毗婆沙论七十八卷十二页云:谓次第法,略有三种。一、生起次第。二、易说次第。三、现观次第...(术语)谓圆顿戒相承,止观业相承,遮那业相承。达磨相承也。...即降龙钵。又作龙钵。那提迦叶(梵 Nadī-kā?yapa)归依释尊以前,属事火外道。适遇释尊求宿,迦叶纳释尊于于大龙...(术语)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为...指报时之鸣击器。又作梵钟、洪钟。悬于钟楼之上,每日晨昏及法会之际鸣之,可号令全山之诸堂。[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术语)观见四种之法界也。此中事法界之一,虽不单独以之为观法,而其他三观则不离事法界,故相续而谓之四法界观。...梵名 Subinda。为十六大阿罗汉中之第四位。与七百位罗汉眷属共住于北俱卢洲,护持正法,饶益有情。或即指增一阿含...凡四卷。南朝梁代善慧傅翕(497~569)述,唐代楼颖编录。又称善慧大士语录、善慧大士录、大士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梵名 Sudatta,巴利名同。又作须达多、苏达哆。译作善授、善与、善施、善给、善温。为中印度舍卫城之长者,波斯匿王...(术语)又名最后念。即灰身灭智,将入无余涅槃,最后刹那之心也。见大毗婆沙论三十二等。...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问: 散乱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大安法师答: 散乱心里面具足信愿念佛,可以往生,这是决定的,也是蕅益大师给我们...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个家族八十余年的兴衰史,是一个名叫东来的朋友讲述的发生在他们邻村的事。事件中,1980年前的情...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六祖说:「沙门应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是来自何方,如...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你过去的心态,变成了现在的你;你现在的心态,又变成来生的...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方隅分剂。故曰觅心了不可得。心了不可...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可以帮助达成我们成佛的目标。若从因与缘的角度来看,三宝当中,佛宝与僧宝...
昔日,佛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陀树下教化众生。当时城中有一位长者拥有无量财宝,不可称数。长者娶了一位名门望族的女...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是苦),集谛(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苦),灭谛(无苦的状态),...
业报不应思议
【法相辞典】
【业报不应思议】 p1220
上篇:业杂染论 | 下篇:业自在所依止义 |
(名数)一戒璎珞庄严,菩萨持禁戒以离身之诸恶也。二三昧璎珞庄严,菩萨修禅定以离诸邪觉也。三智慧璎珞庄严,菩萨...
善知世间
三种次第
天台四相承
龙盂
导师
大钟
四法界观
苏频陀
傅大士录
须达
最后心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散乱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一人荼毒,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佛书、善书与邪书的概念与辨别

比丘顶上的宝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