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十卷六页云:颇有二心、展转相因耶?答:无。所以者何?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俱生。又非后心为前心因。此中无者、即止拨无因缘实体。谓无二心展转相因。然有余法互为因义。无一补特伽罗等者:即止大众部执一补特伽罗有二心俱。有一补特伽罗者:遮多补特伽罗。非前者:遮过去。非后者:遮未来。此则显示一补特伽罗,现在一剎那顷,无有二心。有别诵言:非曾、非当、非现、一补特伽罗、二心俱生。此则显示一补特伽罗、三世一剎那顷、皆无二心。又非后心为前心因者:此即止外道执后为前因。显示后法非前因义。此中俱依五因作论,故答言无。若依六因;应答言有。以能作因、皆遍有故。无一补特伽罗等者:遮相—应俱—有因义。又非后心为前心因者:遮同—类遍—行异—熟因义。皆不遮者,谓能作因。如说二心无互为因义,如是二受、二想、二思、二触、二作意、二胜解、二欲、二念、二定、二慧等,诸心所法,二眼、乃至二身等、诸色法,二命根、二众同分等,心不相应行法,同类、皆无互为因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瞿昙般若流支之略。...立誓和发愿。诸佛菩萨都有总别的二种誓愿,如四弘誓愿是总誓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和药师佛的十二愿是别誓愿。...【具神通者】 p0825 瑜伽六十九卷十二页云:复次诸具神通修观行者,若遇其时;便能示现;或复安住;或行他利;...【四种空性】 p0435 瑜伽十二卷八页云:当知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我所等。...(杂语)舍利既有米粒之名,则可以米为舍利。又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曰: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马脑玻璃众宝等造作舍...【意业】 三业之一。意即依心王之业;业为造作之义,广义而言,包含一切或善或恶或无记等之行为动作。《俱舍论》卷...又作略拜、即礼、速礼。指折叠坐具置于地而行叩拜之礼。依大鉴清规载,古法规定小僧见大比丘时,须两度展折坐具而礼...(杂名)十王之第八。司掌大海底正西沃燋石下大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另有十六小地狱,罪鬼入狱期满解第九...亦名:化行二教化收大小制唯局小 资持记·释钞序:“问:‘化行二教,为大为小?’答:‘化收大小,制唯局小。’‘...(名数)一、俱生见惑。生而自然有之见惑。二、推理见惑。遇各种事件推理而生之见惑。三、发得见惑。修学问等而得坚...【出世道离欲】 p0483 瑜伽二十二卷一页云:云何名为由出世道而趣离欲?谓如有一,亲近善士。于圣法中,已成聪慧;...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
作为人的特点,安士居士在这里,概述了十二种特点: 首先是谈人的一种尊贵性,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本身具足,世...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婆之本末。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往生极乐净土,出离娑婆秽土的...
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怀疑,你什么也入不了。如果你创一个事业,乃至于说你想发财,你今天干这行,明天干那行,你...一、 四句口诀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谈心,沟通思想。今天我们所在的这个素菜馆,环境优美,我希望它通过佛教的饮食文化...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凶?什么叫吉?失去了就叫做凶,得到了就叫做吉。为什么得到了、占有了就叫做吉?失去...
有次,师父叫我打印,师父看了A4打印纸,说,这个纸张太厚了,太浪费了。师父对这个纸张都是这么细心的,如此珍惜福...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该要相对地提升。 我们刚开始都是在心外求法的。我们的心都是...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所谓欲无痛苦须学佛,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
无有二心展转相因
【法相辞典】
【无有二心展转相因】 p1087
上篇:无漏律仪所摄业 | 下篇:无此世间无彼世间 |
梵名 Dharmagupta-vinaya。凡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于长安(410~412)。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法藏部所传...
瞿昙留支
誓愿
具神通者
四种空性
舍利代用品
意业
触礼
都市王
化行二教大小乘分别
三种见惑
出世道离欲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推荐】人的十二种特点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最初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信心
在家学佛方便谈

失去了就是凶,得到了就是吉吗

凡是经过你的手的,都是你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