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义行者:谓思所成善法摄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贤护,梵名 Bhadra-pāla。为八大菩萨之一,十六大菩萨之一。系在家菩萨。音译作跋捺罗波罗菩萨、颰陀婆罗菩萨、跋...(仪式)开堂祝圣,侍者插瓣香,更拈一炷,又或新住持为嗣法亲插于炉却而中立,侍者进更撮香烧之,并谓之从香。...【德慧菩萨伏外道处】 p1333 四域记八卷十一页云:山东岗有窣堵波,在昔如来伫观摩揭陀国所履之处也。山西北三十余...【胜处净信】 p1103 瑜伽二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名为胜处净信?谓如有一,于诸如来正觉所说法毗奈耶,得净信。心如是...即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为指导学人所设立之三种机法。据人天眼目卷二载,善昭以颂表示汾阳之三诀,谓即使明了佛道...凡二十卷。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原书内容已佚失,仅余序文,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出三藏记集卷十。或谓慧远...(物名)与单言拄杖者同。子者名词之助辞。作拄者正,作柱者误。...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 60...(杂语)Meru,译曰高。华严经四十八曰:如来口右辅上牙有大人相,名宝焰弥卢藏云。同疏曰:右辅上牙名弥卢者,显妙...【麤】 p1472 瑜伽五十六卷五页云:问:何义、几种、是粗?答:不光洁、积聚、相增长义。一切一分是 粗。 二解 显扬...行事钞·钵器制听篇:“增一,作房施僧,名招提僧施。四分,檀越为比丘作堂,如王住殿,一切所须并开受。”资持记释...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遇风暴,全船的人都惊惶失措,他看到一位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祈祷,神情安详而又幸福。等...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一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做学问也好,乃至于事业或修行...
要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杀人放火,没有做土匪强盗,当然是个好人,怎么会有什么缺...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里面唯识派非常重要的一位导师印度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刚开始...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们总是不愿...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人们才会承认和认识某种事物。这致使很多过去留下的美好传统,...
义行
【法相辞典】
【义行】 p1239
上篇:道不调善及道调善 | 下篇:义门差别五相 |
(术语)认有我身之执念为我执,亦云人执。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俱...
贤护菩萨
从香
德慧菩萨伏外道处
胜处净信
汾阳三诀
大智度论抄
拄杖子
大般若经(Mahaprajna-paramita-sutra)
弥卢
麤
招提僧施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推荐】心中一无牵挂 才能得大自在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看清自己的缺点是很不容易的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