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卷一页云:复次一切菩提分法、无有差别,皆由五门而得建立。谓所缘故,自体故,助伴故,修习故,修果故,如初四念住有五门,所余菩提分法、亦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界名)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三禅天也。此中有三天,谓之少净、无量净、遍净。...(名数)又曰五种三昧:一、世间三昧,有漏之四禅八定也。二、声闻三昧,四谛之法也。三、缘觉三昧,十二因缘之法也...(一)魏晋时代僧。汲郡林虑(河南汲县)人。鸠摩罗什之门人。十二岁出家,初学外典。及三十岁,才解英绝,穷究内外经...【心清净相】 p0353 瑜伽八十卷十页云:由三种相、应知心清净相。一者、不得相故。二者、无为相故。三者、种姓相故...【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 p0561 瑜伽十二卷十八页云:复次云何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当知善故,及无漏故;说名为...(名数)又云四圣谛,四真谛。圣者所见之真理也。梵语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语Cattāri-Ariyasaccāni。一苦...唐代僧。住慧日寺,文宗太和八年(834),从青龙寺东塔院法润阿阇梨受密教胎藏法。撰有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金刚经以梦、幻、泡、影、露、电来譬喻因缘生之法。如梦者,如梦痕之不可捉摸;如幻者,如幻术之暂有还无;如泡者,...(杂名)冥土之鸟名。谓杜鹃也。十王经曰:树有荆棘,宛如锋刃。二鸟栖掌,一名无常鸟,一名拔目鸟。注曰:无常鸟者...【五苦】 五苦指五种苦恼,而经论所载诸多异说,如《五苦章句经》所举的五趣之苦,为:诸天苦,一切天人皆受生老病...(术语)五住地惑之一,色界一切之思惑也,举爱之一种以兼摄他种。...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最好还能吃得好,穿出地位。而对出家僧人...
问: 恳请师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观音菩萨,此心是观音菩萨,自心作,自心是,所谓周遍法界,众生千万处念,菩萨...业障病又分为外病、内病两种。 外病是由于福报不够,所以修行时会发生障碍。譬如平时不肯放人家一马的人,便会到处...
临终处理之重要 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若生龟脱壳、螃蟹落汤,众苦交煎,痛不可言。心念则因贪恋娑...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凄惨。 一天,城内的湖边,泊了一只大船,船头坐了一位美丽的...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日本禅师明庵荣西(公元11421215),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淳照十四年(1187)两次来中国学禅,终于心开得悟,得...
【原文】 世人皆恶吃亏,而人人做吃亏之事。世人皆畏堕落,而在在种堕落之因。有人于此,父母无故而詈之曰,尔乃犬...
菩提分法五门建立
【法相辞典】
【菩提分法五门建立】 p1132
上篇:菩萨八种异熟 | 下篇:菩萨威德不可思议 |
冥合本有清净之佛性如来藏心。亦即冥合本有清净自性之心。禅戒篇:“十戒三聚,无别体裁,齐归三宝誓期,已归不欺,...
第三禅
五位三昧
道融
心清净相
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
四谛
惟谨
金刚经六喻
无常鸟
五苦
色爱住地惑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推荐】漫谈佛教的斋饭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圣严法师《业障病》

【推荐】如何正确处理临终
送画观音

地藏菩萨悲愿特重,功德不可思议
荣西法师卖佛「金装」救饥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