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五卷三页云:云何名为无有怖畏?谓处大众、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终不由彼怯惧因缘,为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竖。如是名为无有怖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赴火而死,以此苦行为得果之因者。...又作总释十如是。法华经卷一方便品举出十项“如是”之语,称为十如是,然经中并无进一步之解说,历代诸师遂就此“十...(名数)遍行因之惑...指觉悟佛道之人,即彻见佛性之修学佛道者。顿悟入道要门卷上(卍续一一○·四二六上):“如来道者,即一切觉人解脱...(术语)止观一曰: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中略)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谛。(中...子题:教法同、行法同、一戒、同戒、等戒、同心、同说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言,我为诸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佛名)提婆达多未来成道时之佛名也。彼既生堕无间地狱,当时弟子皆以彼为极恶人。佛言彼为权者。往昔为阿私仙时受...(1604~1648)明代临济宗僧。常州(江苏)毗陵人,俗姓陈。号朝宗,世称朝宗通忍禅师。二十二岁,投于江苏靖江县长...梵语 sarvaja,巴利语 sabbau。指如实证得一切智慧之觉者。乃佛之别称。与“一切智人”、“一切智藏”同义。俱舍论...复次如经中说,成就尸罗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轨则所行皆悉圆满,见微细罪生大怖畏,于诸学处善能受学。云何成就尸罗...禅林中,师家接引学人时,一再亲切叮咛之禅风。老婆禅一语,或有轻蔑之意,以师家当依学人根性,善巧接化;若一味说...(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十四个(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产;害怕自己永远都找不到生命中那个特殊的人;或者害怕会失去...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乘的智慧,不能依心意识的妄想分别。 三乘佛法讲智,声闻、缘...一个活在头脑中的人,他的思想是无法停止下来的,因为只有在思想的活动中,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一个思想中人也...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心愿,常常想:我将来要。但是长大后,梦想是否兑现了呢?一旦遇到生命的困顿时...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防治爱欲? 大安法师答: 是啊,我们...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易行道,三、异方便。此三者,在一切佛法中,无论是大乘或小...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酷,不知邪淫报尤酷也。盖种种受生,肇端淫欲;种种造罪,托因...
无有怖畏
【法相辞典】
【无有怖畏】 p1065
上篇:无着无碍 | 下篇:无漏尸罗 |
建立支缘者,谓习气故、引发故、思惟故、俱有故。建立支缘随其所应,依四缘相建立支缘,且如无明望行,前生习气故,...
赴火外道
通解十如是
十一遍使
觉人
烦恼即菩提
同戒义
天王如来
通忍
一切智者
成就尸罗
老婆禅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
圣严法师《人生的愿望》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印顺法师:念佛法门三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