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四卷十页云:阿罗汉比丘、于三世所知事,不能起心即解故;智见有着。不能一切悉解故;智见有碍。如来于三世境,暂起心时,即遍知一切,是故智见无着无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746)日本法相宗僧。大和(奈良县)人,姓阿刀。随龙门寺义渊出家学唯识,于灵龟二年(716),奉敕入唐,从智...(术语)成佛也。菩萨之行终者,断妄惑开真觉之谓。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圣人的财产。大宝积经说: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谓圣财。彼诸众生,不获此故,名极贫穷。...(1284~1344)元代临济宗大慧派禅僧。江州(江西九江)人,俗姓陈。字笑隐。幼年出家于本郡之水陆院。及长,博通内...【十六种修】 p0116 瑜伽六十七卷一页云:当知略有十六种修。谓声闻乘相应作意修,大乘相应作意修,影像修,事边际...比喻有情之身体,犹如器物,能容受诸法,故称身器。依俱舍论颂疏抄卷二十二载,身,指修行者之依身;器,即譬喻依身...(术语)佛化也。清异录上曰:玄奘论道释云:道有为宗,舟航化。佛无为宗,虚空化。...(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据翻译名义集卷十五所举,第八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具有下列四分之义,即:(一)相分,相,即形相。相分有三...【舌】 p0632 瑜伽一卷八页云:舌,谓四大种所造,舌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此出其体。又、三卷十五页云:能...(物名)为信号之幡也。祖庭事苑三曰:今晋朝,唯白虎示信,用鸟取其飞腾轻疾也。一曰鸿雁燕乙,有去来之信是也。...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一位僧人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跑出来,刚好碰到一对在林边散步的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惊慌失措是为了...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不会出交通事故,警察也不会找我们的麻烦;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
原文: 曼佛世时,其有信受佛经语深,奉行道德,皆是我弟子也;其有甫欲学佛经戒者,皆是我弟子也;其有欲出身去家...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头除过念佛外,别无一件事挂牵,则临终时,方可无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有关老子素食思想的文献并不多,反倒是纪录他哲学思...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成就离一切相;第二个要成就即一切法。在我们的菩萨道当中...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国净土宗祖师,在这样的...
无着无碍
【法相辞典】
【无着无碍】 p1065
上篇:无常故苦 | 下篇:无有怖畏 |
(天名)Maṇibhadra,又作摩尼跋陀罗。夜叉八大将之一。译曰宝贤,满贤。大日经疏五曰:夜叉八大将,一名摩尼跋陀...
玄昉
作佛
圣财
大欣
十六种修
身器
虚空化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
赖耶四分
舌
信幡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可怕的黄金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如来子孙,为众所尊

【推荐】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老子的素食思想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