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二巻十四页云:云何菩萨清净忍?当知此忍、略有十种。谓诸菩萨遇他所作不饶益事、损恼违越,终不返报;亦不意愤;亦无怨嫌意乐相续恒常现前。欲作饶益,先后无异。非一益已,舍而不益。于有怨者,自往悔谢,终不令他生疲厌已,然后受谢。恐其疲厌,纔谢便受。于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惭愧;依于堪忍于大师所,成就增上猛利爱敬。依不损恼诸有情故;于诸有情,成就猛利哀愍爱乐。一切不忍、并助伴法、皆得断故。离欲界欲。由此十相,当知菩萨所修行忍、清净无垢。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钵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众所受之戒律,各...(术语)一切事物尽备法则,故总名为法。一法者,犹言一事一物也,三藏法数四曰:法即规则之义。华严经十三曰:惟以...【饶益有情戒】 p1463 瑜伽四十卷三页云: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谓诸菩萨、于诸有...又作意愤恚天、愤恚天、意相愤怨天。通常与戏忘天并称。谓此天意愤增上,至死方消。瑜伽师地论卷五(大三○·三○○...(人名)慈恩大师能解妙义,称曰义天。宋高僧传七曰:有大乘基,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 【又】...(名数)四分律宗南山所立:一、性空观,阿含经所说小乘之观法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性空无我也。许因缘生之相许为实...【三身自他利摄】 p0208 成唯识论十卷十七页云:又自性身,正自利摄。寂静安乐,无动作故。亦兼利他。为增上缘令诸...谓志操不坚,憍慢放纵,欲求利养,而自任堕落。德光太子经列举菩萨有四种自任堕落之事,即:(一)憍慢而不恭敬。(二...梵语 ?ama-eka-ayana-mārga。(一)乃专心之意,故有一向专念、一向专修之成语。意即一心念佛、修行。 (二)表全然、...【不苦不乐俱行法】 p0340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不苦不乐俱行法云何?谓若法、不苦不乐受相应。...(名数)外道六种之论也。婆薮盘豆法师传曰:四皮陀六论。百论疏上之下曰:六论者:一式叉(Śikṣā)论,释六十四...(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难得的缘份。 每天都有很多次经过观世音菩萨面前,有时会进行...问: 弟子初中时和同学玩过碟仙,但一直有后怕,曾因此一度失眠,至今无法消除恐惧。现在接触佛教已经五年,但没皈...
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一切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光阴的流逝,都会成为过去,这就是最好...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个世间有种种的善事,那么在一切善事当中,我们要选择一个最好...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方法? 大安法师答: 打佛七也是依众靠众,一段时间放下身心...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 凿开混沌通身瑕,踏破虚空满面埃。 命若悬丝分母子,形同浮泡示婴孩。 遽忘赤白...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及应化身佛。 法身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本来具有的,...
清净忍
【法相辞典】
【清净忍】 p0959
上篇:清净相 | 下篇:清净界色 |
(术语)如娑婆世界,于一界中感鬼畜人天胎卵湿化等种种杂多苦果之业因也。是非就一人言之,就受生于同一界之各人而...
波罗提木叉
一法
饶益有情戒
意愤天
义天
南山三观
三身自他利摄
自堕落
一向
不苦不乐俱行法
六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自在观音
曾玩过碟仙,心仍有余悸该如何对治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
跳下悬崖找活路
如何看待慈善事业与念佛的关系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