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中边论中卷二页云:颂曰:无性与生灭垢净三无常。所取及事相和合苦三种。空亦有三种。谓无异自性。无相及异相自相三无我。如次四三种,依根本真实。论曰:无常三者:一、无性无常。谓遍计所执。此常无故。二、生灭无常。谓依他起。有起尽故。三、垢净无常。谓圆成实。位转变故。苦三种者:一、所取苦。谓遍计所执。是补特伽罗法执所取故。二、事相苦。谓依他起。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谓圆成实。苦相合故。空有三者:一、无性空。谓遍计所执。此无理趣,可说为有。由此非有,说为空故。二、异性空。谓依他起。如妄所执,不如是有;非一切种姓全无故。三、自性空。谓圆成实。二空所显为自性故。无我三者:一、无相无我。谓遍计所执。此相本无,故名无相。即此无相,说为无我。二、异相无我。谓依他起。此相虽有;而不如彼遍计所执。故名异相。即此异相,说为无我。三、自相无我。谓圆实成。无我所显,以为自相。即此自相,说为无我。如是所说无常苦空无我四种,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实,各分为三种。四各三种,如前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见轭离系】 p0640 集异门论八卷五页云:云何于见轭离系?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多闻圣弟子,于见集没味...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一、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与欲后悔戒七十六。凡如法僧事,理须顺可。先已与欲,见治己伴,偏情相亲,辄便后...(经名)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不空罥索咒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不空罥索神咒神经,一卷...(术语)清净之善业也。又往生西方净土之业因也。观无量寿经曰: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 p0247 佛地经论一卷十八页云:如是净土,乘既圆满;应有入门,从彼入门,御此乘入?...又作陀那识。阿陀那,梵语 ādāna,新译家将之意译作执、执持、执我,并以之为第八识之别名;旧译家译作无解,而以...梵名 ?īlabhadra。音译尸罗跋陀罗。西元六七世纪间,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为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之住僧。系东印...(术语)回向二相之一。自净土还来秽土,济度一切众生使向佛道也。净土论注下曰:回向有二种相:一者往相,二者还相...(一)梵语 apratihata。又作无阂、无碍、无障碍、无挂碍、无所挂碍。谓无障碍。无碍有心无碍、色无碍、解无碍、辩无...于日本,服役于寺院中之武士。即江户时代服役于宫门迹、摄家门迹等之武士。彼等或从事寺务,或职司警卫。此外,负责...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宫等三、四个祈求行车平安的平安符。结果司机老是超车、超速,...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与我们要见的心性并不是两个东西,它是我们依我执而产生的认识...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烦恼少一点,智慧多一点,觉照多一点;也就是要练习怎么向内看...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问: 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密不透风却自杀了,还有某法师提到一个天天念佛的人,到临终时...学佛之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以辱骂别人,人人都是菩萨,唯我是凡夫。别人背后诽谤我,当面骂我,也不要还口...
无常苦空无我各有三种
【法相辞典】
【无常苦空无我各有三种】 p1097
上篇:无施与乃至无妙行恶行 | 下篇: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 |
梵语 durgati,巴利语 duggati。又作恶道。为“善趣”之对称。趣,为往到之义。即由恶业所感,而应趣往之处所。据俱...
见轭离系
觉
与欲后悔戒制意
经轨
净业
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
阿陀那识
戒贤
还相
无碍
寺侍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欲望不可无休止
圣严法师《平安符》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