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六、无二分别智。谓菩萨智。流转寂灭,过恶功德,不分别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命终之时期也。慈恩传十曰:死期已至,势非赊远。...【四种缘起】 华严宗判释释尊一代教法,立‘五教十宗’。所谓五教,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指生于天界之因业。释氏要览卷中引业报差别经(大五四·二九一上):“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散地天;若修有漏十善...亦名:五人自恣法、五人众法自恣 子题:所为人不入僧数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若界内五人者,索欲不开,问和,答已...(一)唐代僧。生卒年不详。河南荥阳人,俗姓张。曾投僧那门下参禅。贞观十六年(642),任洛州(河南)会善寺住持。...(杂语)Mātṛkā,又作摩低梨迦,译曰本母。论藏之别名。希麟音义九曰:摩窒里迦,窒丁结反,或云摩怛里迦,或云...为一种认为人生并无真正幸福可言之思想。又作厌世主义、悲观哲学。亦即主张宇宙人生有苦而无乐,有恶而无善,或乐与...百济律宗之鼻祖。于百济圣王四年(526),为求律典,乃渡海转至中印度常伽那大律寺,学梵文五载,洞晓竺语,深究律...【四缘不畏长时生死大苦】 p0468 瑜伽三十五卷十三页云: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先起悲心;于极长时种种猛利...六业之一。为十恶业中之下品。十恶业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可分上、中、...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认真思考...
有的众生他从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银铜铁所铸的这些佛像,他去行礼拜,得到只是加持力;或者示现,除了这些木雕、泥...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或当作是寄托理想的乌托邦;自命时髦的现代人也常嘲笑求生净...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欢讲开示?我也跟你们讲了,我没这么多精神,讲一句算一句,这...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 ...
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啊,不是救我们的色身性命,是救我们的法身慧命,所谓救命经啊,因为我们...
无二分别智
【法相辞典】
【无二分别智】 p1073
上篇:无动安住心 | 下篇:无边无尽语 |
佛顶,即如来之无见顶相,乃常人所无法见及之殊胜相,具足最上最胜之功德。诸佛顶,则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表示佛...
死期
四种缘起
大日经根本烦恼
生天因
自恣五人僧法
慧满
摩窒里迦
厌世观
谦益
四缘不畏长时生死大苦
饿鬼业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审视自己的个性

是否以见相见光,来论定修行

莫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僧璨大师信心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