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闻教法也。最胜王经四曰:若得听闻是经典,皆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九种真如】 p0092 佛地经论七卷二页云:或说九种。谓九品道,除九品障,所显真如。...(名数)于四魔之中除死魔其余之三魔也,等觉之菩萨,除此三魔。璎珞本业经上曰:超度三魔。【又】止持会集音义释三...(植物)西域树名,叶青,华有三色:日未出时黑色,日正照时赤色,日没时黄色。树汁甚赤。用染皮氎。名曰紫矿。见翻...【施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p0861 瑜伽七十五卷六页云:复次于施波罗蜜多,由内及外,有十随烦恼。对治彼故;得施...(术语)佛之尊号也。以佛在有两足之有情中,为第一尊贵故也。又,两足者,言戒定福慧等之功德,以佛于此等功德为二...(术语)十种佛之一。谓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为酬报因愿之佛,故名愿佛。见八十华严经五十三,三藏法数三十六。...(杂语)人之精神气力也。药师经曰:无有非人夺其精气。...(人名)四教仪集注中曰: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须摩提王,为须陀摩王或须陀须摩王之误。智度论...指安心忍耐。乃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心能安住不动,堪忍身心内外之荣辱恼害,以成就道业。[摩诃止观卷七...子题:学根本、学六法、学行法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此式叉尼,具学三法:一、 学根本 ,谓四重是。二、 学六法 ...(龙藏本)...劝发菩提心文...无量义经...诸位!今天讲题是佛教与人生。先讲佛教,然后再讲人生。佛教即是佛之教法。佛是何许人?乃是大觉悟之人,觉悟宇宙人...
我们要思惟到,我们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得人身之困难,佛陀用种种的比喻来比况过。 比如常常提到的盲龟值木,...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诸佛,从点点滴滴布施做起。 二、要随作随了不要贪著。 三、不...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那次我跟癌症病人住过一段时间,在那个病房里每天都有死亡,...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应该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严,做人的道德操守,人生的价值取向等等。然而,作为一个社会人,...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慧远大师说,借事显理。虽然佛法究竟的目标是清净心,无有少...
大日经根本烦恼
【佛学大辞典】
上篇:根本烦恼 | 下篇:根本无明 |
元代僧。又称普光。生卒年不详。山西大同人,俗姓李。中峰普应国师七世之法孙。字玄晖(元晖)。号雪庵(雪窗)。工...
听闻
九种真如
三魔
波罗奢华
施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两足尊
愿佛
精气
须摩提王
安忍
式叉摩那具学三法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佛教与人生

我们生命的真相
果公上人语录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人生五个不在乎
释尊三事笑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