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物名)悬于帝释宫之宝网也,略云帝网。华严诸师取以譬诸法重重无尽之缘起。又为天竺幻术者之咒名,以此咒能如帝释...【现不现前俱供养】 p0956 瑜伽四十四卷一页云: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现前施设供养具时,发起增上意乐俱...【现观智谛现观】 p0956 成唯识论九巻十一页云:四、现观智谛现观。谓一切种缘非安立根本后得无分别智。...(名数)一、见惑。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于见道之位见理而断之惑,...【出离界】 p0481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出离界云何?谓出离及出离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梵语 aduhkhāsukha-vedanā,巴利语 adukkhāsukha-vedanā。三受之一。又作舍受(梵 upeksā-vedanā)。即领纳不...(名数)以上顺现等之三业加不定受业之一业者。见唯识论七、俱舍论十五、百法问答抄三。【又】黑白等之四业:一黑黑...指密教中之五种大誓愿。即:(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福智无边誓愿集,(三)法门无边誓愿学,(四)如来无边誓愿事,(...梵语 citta-mātra。宇宙所有存在皆由心变现,心外无任何实法存在。亦即心为万有之本体,唯一之真实,华严一乘十玄...【第九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四页云:问:已入第九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于名身句身文身,得自在故;...系就认识之主观,与被认识之客观(对象)之关系而言。佛教中,称主观为“识”,客观为“境”。以说明两者相接的关系...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 十斋日是在六斋日的基础上,加上初一、十八、二十四...
本颂是印度的大论师天亲菩萨所作,虽然只有三十个偈颂,但是在唯识学整个修学的内涵当中,基本上本颂是占着一个非常...一般大家喝过的茶叶都倒掉了,而且隔夜茶又不能喝,所以只能倒了,现在介绍一些剩茶叶的用处,也算是再利用吧. 1、...
有一个老妪,儿子幼时出家,现在她很老了,连讨饭都走不动路。她获悉儿子当了庙里的方丈,好像这个庙还很有钱。她就...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问: 三宝弟子请法师开示,法师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功德无量,应该只有功德没有业障啊!通常是法体安康,为什么偶...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是越贫越要施,因财富从施舍中来。因贫穷故,才要广种福田,...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随其...
起恶言
【法相辞典】
【起恶言】 p0937 法蕴足论八卷十二页云:云何起恶言?谓有一类、若亲教亲教类、轨范轨范类、及余随一尊重可信往还朋友、如法告言:汝从今去,勿坏身业,勿坏语业,勿坏意业,勿行不应行处,勿亲近恶友,勿作三恶趣业。如是教诲、称法应时;于所修道,随顺磨莹增长严饰,宜便常委助伴资粮;而彼有情、不欣不喜不爱不乐。于师等言,违戾左取、而不右取,毁訾非拨;及于师等、起勃詈言。诸如是等、名起恶言。
上篇:记说 | 下篇:躭着睡眠等戒 |
露地,为门外之空地,喻平安无事之场所;白牛,意指清净之牛。法华经譬喻品中,以白牛譬喻一乘教法,从而指无丝毫烦...
帝释网
现不现前俱供养
现观智谛现观
二惑
出离界
不苦不乐受
四业
五大愿
唯心
第九地菩萨相
认识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斋日和斋月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剩茶叶的再利用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做人三十六字
高僧大德为何偶尔也会示现重病缠身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