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因明用语。敌者(问难者)就立者(立论者)所立之三支,指斥其过误,称为破。己所用以破斥他人主张之言论,确有破斥...为二种菩萨身之一。指三贤位(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即未证法性,仍于惑业中受三界生死轮回之菩萨。(参阅...(术语)般若波罗蜜之古译。般若译曰明,波罗蜜译曰度,又曰度无极,新译般若曰慧,译波罗蜜曰到彼岸。无极彼岸者,...凡一卷。明代景隆撰。正统五年(1440),应天府五圣庙道士缪尚诫曾绘制一幅黄龙禅师与吕洞宾之讲礼图,名为“神化图...Longshu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者。关于他的生平,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在南印度毗达...【俱有依】 又作俱有所依、增上缘依。指与心、心所同时具有,而为其所依之法。《成唯识论》卷四载,五识之俱有所依...系认为众生于未来死后仍保有感觉、认识、意志、思考等意识作用之见解。于古代印度外道所执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中,属于...(术语)法相宗所立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而谓之胜义谛。即真谛也。...(名数)招顺于苦乐舍三受之异熟果之业。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之称也。...【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 p0043 成唯识论九卷十一页云:此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云何?六现观者:一、思现观。...【心一趣】 p0349 瑜伽三十三卷十页云:又彼卽于无寻无伺三摩地中串修习故;超过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有一位在森林里修行的人,非常的纯净,也非常的虔诚,每天只是在大树下思维,冥想,打坐。 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沉,...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我们前面花了大概两堂课的时间来学习业果,这一段就是它的总结...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要按照密宗的说法,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身为本尊...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认为对了一半。就是说你在修一个法门,如果你只是想生起善根,...问: 请问法师,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我学佛已有二十几年了,真的没有清净心,因为我有时还会...
佛陀涅槃百年后,当时的印度由强盛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所统治,阿育王初闻佛法,就对佛教非常崇信,数次延请比丘到王宫...
几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讲到说他的弘化事业,能够教化广大,确实如此,更有甚者的祖师,不但能够度化一般的民众,甚...经忏,种类繁多,以观音为主的《大悲忏》仅是其中之一。 是与观世音菩萨的甚深因缘罢,整个飘摇、动荡的青春,我日...
涅槃是非学非无学
【法相辞典】
【涅槃是非学非无学】 p0932 发智论二卷二页云:涅槃当言学耶,无学耶,非学非无学耶?答:涅槃应言非学非无学。有作是说:涅槃有学,有无学,有非学非无学。云何学?谓学、得诸结断,得获触证。云何无学?谓无学、得诸结断,得获触证。云何非学非无学?谓有漏得诸结断,得获触证。于此义中,涅槃但应言非学非无学;而汝说涅槃有学有无学有非学非无学耶?答:如是。汝何所欲?诸先以世俗道永断欲贪瞋恚、得非学非无学离系得;彼于四谛,未得现观,修习现观;得现观已,证不还果;转成学耶?答:如是。又汝何所欲?诸先以世俗道永断欲贪瞋恚,得非学非无学离系得;后证不还果时,即彼离系,应转成学。若彼今时转成学者;先应是学。体常住故。未证不还果,未有学得,已名为学;不应正理。汝何所欲?阿罗汉向学诸结断,证阿罗汉果、彼转成无学耶?答:如是。又汝何所欲?阿罗汉向学诸结断、证阿罗汉果时,即彼结断、应转成无学。若彼今时成无学者;先应是无学。体常住故。未证阿罗汉果、无无学得、已名无学;不应正理。汝何所欲?诸阿罗汉、无学结断,退阿罗汉果时,彼转成学耶?答:如是。又汝何所欲?诸阿罗汉无学结断、退阿罗汉果时即彼结断应转成学。若彼今时转成学者;先应是学。体常住故。未退阿罗汉果、无有学得、已名为学;不应正理。复次涅槃不应先是非学非无学,后转成学;先是学,后转成无学;先是无学,复转成学。又涅槃不应有学、有无学、有非学非无学。若如是者;应成二分诸法。不决定故;应有杂乱。是则不应施设诸法性相决定。佛亦不说涅槃有学有无学性。以涅槃恒是非学非无学,诸法决定,无有杂乱。恒住自性,不舍自性。涅槃常住,无有变易。是故涅槃但应言非学非无学。
上篇:涅槃界 | 下篇:神足 |
(术语)禅者梵语,译为静虑。寂静思虑之义。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维摩经方便品曰:...
破
生死肉身
明度无极
尚理篇
龙树(Nagarjuna 约2/3世纪)
俱有依
有想论
胜义谛
三受业
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
心一趣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被责骂也是一种幸福

留点福报在临终时用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

冒死求法心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