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七卷六页云:世尊!菩萨齐何名得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善男子!由五缘故,当知名得。一者、于思惟时,剎那剎那,融消一切麁重所依。二者、离种种想,得乐法乐。三者、解了十方无差别相无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满相应净分无分别相、恒现在前。五者、为令法身得成满故;摄受后后转胜妙因。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萨)Ma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禅林用语。又作啰斋、逻斋。即巡游四方行乞,接受施主斋食之供养。为托钵、行乞、乞食之异称。罗同逻,巡逻之义,即...(术语)Īśvaravāṇa,又作医罗跋那。佛之声。译曰自在声,圆音。以佛之声于一音具众音故也。华严疏钞十二曰:医...凡二卷。日本临济宗僧义谛撰。列举中、日之禅籍凡二四四部,并加略解。计分单录禅要、把断公案、宗门全史、宗门略史...(杂语)虽有诸说。而以毕竟究极之义为是。...慈恩大师将佛教分为八宗,即 一、我有法空宗,指犊子部等; 二、有法无我宗,指有部宗等; 三、法无去...梵语 īksanikā。又作伊叉尼柯。意译见命、论命、观察。即指观察命运之占相或咒术之意。持此咒术,能知他人心念。...(菩萨)又曰白住处菩萨。白衣观音之异名也。...凡四卷。元至正十四年(1354),宝州觉岸着。略称稽古略。为编年体佛教通史。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本书叙述佛教传...(流派)梵音Bhadrayāṇiyāḥ,...【住自心智】 p0662 显扬十五卷二十一页云:住自心智,谓于见道位,证真如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
一、 岑老居士曾和虚老爬山。岑老居士说他:虚老洗澡不多,数日换衣服一次,而身上并无一点难闻气味。 的确,后学曾...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则?西方净土,有理有迹:...问: 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的愿力,就是一心往生净土,可以去么?再加上他力呢? 宏海法师...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他讲到:他在未出家前是猎人,专门捕捉海獭。 有一次,他一出门就...
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 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巨匠,因一生化业非凡,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等三位...
这个信、愿、持名是本经的修学纲要,一个人能够往生净土,其实是有三种资粮:第一个是信,你对阿弥陀佛的加持力要有...
有一次,佛陀与众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见了专程前来迎接的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 频婆娑罗...
得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法相辞典】
【得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p0997
上篇: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 | 下篇:眼界 |
谓断一烦恼,即断一切之烦恼,这是华严宗依无尽缘起而说之极理。...
文殊
罗斋
医罗跋那
禅籍志
到头
慈恩八宗
伊刹尼
白处观音
释氏稽古略
跋陀罗耶尼部
住自心智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虚云老和尚晚年的几个小故事

高谈玄妙拨无净土之失
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能靠愿力往生吗
海獭的故事

忏悔,有三种力量现前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信愿与持名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