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日本临济宗僧义谛撰。列举中、日之禅籍凡二四四部,并加略解。计分单录禅要、把断公案、宗门全史、宗门略史、丛林礼范、禅教总史、宗门随笔、禅教杂说、宗师注经及禅籍志拾遗等类。收于大正二年(1913)一月刊行之大日本佛教全书。 p64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缓加行】 p0327 瑜伽三十一卷七页云:云何名为不缓加行?谓无间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观行。若从定出,或为乞食...(术语)三戒之一。又名静虑生律仪。入初禅,二禅等诸禅定,则与禅定共生自然防非止恶之戒体,身口所作,尽契律仪云...【记心示导】 p0935 集异门论六卷三页云:记心示导者:云何记心;云何示导,而说记心示导耶?答:记心者:如世...(衣服)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为二物,覆肩衣为覆右肩者,祇支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杨文会,号仁山,安徽石埭县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自幼读书,但不喜科举业。当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革命军...(术语)Ksamā,译曰土田。...(408~452)即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鲜卑人。雄才大略,精于用兵。即位后,驱逐柔然,并吞匈奴,降灭北燕、西凉、...全一帙。日本矢吹庆辉(1879~1939)编。庆辉自大英博物馆所藏史坦因搜集之数千件敦煌出土古写本中,摘选有关佛教之...(名数)台宗于观法,立所观之十种。一、阴境,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十境以阴为初,有二义。一现前,一依经。现前...(Pischel, Karl Richard; 1849~1908)德国之印度学学者。生于波兰布勒斯劳地。一八七五年,任基尔大学教授。一八...指涅槃所含常、乐、我、净四德中之大我。此大我即如来法身,具足八种的大自在,故称八大自在我。 一、能示一身...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不是说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干的事情干好,就是学一个木工、瓦工也不容易呀!我们是出家人,是修行人,别说是...
《大宝积经》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柰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花香扑鼻,因此引起这四位比丘的兴趣...
《大智度论》云:世间人心动,爱着福果报,而不好福田,求有不求灭。 所谓一切唯心造,心可以指挥行动、种因造福,...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大安法师答: 念佛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智慧的开发乃至临命终...
原文: 书中言念佛急进、中气虚极,此汝不善用心所致。夫念佛一事,当随各人力量,随便出声默念、大声小声皆无不可...
生活中总可以听到道德一词,那么在到底何为道德,而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谓之为有道德之人呢? 【道】:是指大自然的...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 我问老菩萨:一天念多少?她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有空就念。那么,没空呢?没空就看电...
禅籍志
【佛光大辞典】
上篇:禅关策进 | 下篇:禅髓 |
(术语)三贤十圣,七贤七圣等。总称声闻乘预流果以前,菩萨乘初地以前之观行者为贤人。成宗论二十七贤圣中,前二者...
不缓加行
定共戒
记心示导
覆肩衣
杨文会(1837—1911)
刹摩
北魏太武帝
鸣沙余韵
十境
毕赛尔
八大自在我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系心一缘,久习则成就
何事最快乐

贪着福果报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念佛受病,实是无量劫业力所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