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谓端正严肃己心与意念,即制止贪瞋痴三毒而不作众恶。与“端心正行”同义。据无量寿经卷下载,佛陀谓弥勒菩萨等能于...(名数)于显教法华华严等与真言密教加戒律之宗而云显密戒之三学。...指圣者中证悟之浅者。小乘之四果,对大乘而言为小圣;大乘之诸菩萨,对佛而言亦为小圣。 p940...(术语)对于信一念而言。一声称南无阿弥陀佛也。...子题:轮王 戒本疏·七佛略戒:“问:‘劫初人化,命限无量,佛何不出者?’答:‘无过放逸,虽出不受正化。故论云...梵名 Sajdhinirmocana-sūtra。凡五卷。略称深密经。唐朝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同本异译尚有南朝陈代真谛所...(行事)勤行善法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毗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一)指阿赖耶识。唯识宗比喻第七末那识为波浪,而以能生起末那识之第八阿赖耶识为能藏之海。吽字义(大七七·四○六...(术语)羯磨法四种之第一。行羯磨法时受戒忏悔等之法也。...【博叉】 此云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此依四分律出。...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盗天杀天,同得兰者;盗畜杀畜,如何轻重?’答:‘畜保命重,于财轻故。’”行宗记释...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我所见闻的助念团队在宣说他们助念结果时,有的不说头顶热,...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两位圣者与我们中国人有很深的法缘。尤其他们...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 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觉考得不...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突然间又身体不适应,你还得去完成任务,你感觉苦不苦啊?我...
我们知道三宝是众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三宝当中哪怕只做一点点的供养,都可以获得无量的福报。我们平...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性智慧的教育,你很难悟入一心三观。一心三观的特点,还不在于...
佛陀时代,教育的导师是谁?是佛陀。佛在说法,佛在建立僧团修梵行,修解脱法。社会和居士都在护持,乃至国王也都在...
俱灭法
【法相辞典】
【俱灭法】 p0926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俱灭法云何?谓有为法。有灭相故。
上篇:俱有 | 下篇:俱生法执 |
(书名)四十八卷。宋赜藏主集。为搜罗南岳怀让以下数十人之语录者,可观南岳下禅风之至要典籍也。出于大明三藏目录...
端心正意
显密戒三学
小圣
行一念
劫减佛兴劫增轮王
解深密经
勤行
藏海
秉法
博叉
盗杀二戒天同畜异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救世大悲观世音
功名威赫归掌上

欲海漂流具众苦

用观想法来修供养,让有限变无量
人生最美的心境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