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种子成就者,谓若生欲界,欲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生欲界,三界烦恼随烦恼成就者依未离欲...【摄善法精进】 p1459 瑜伽四十二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摄善法精进?谓诸菩萨所有精进、能为施戒忍精进静虑慧波罗蜜...【无瞋与不害差别】 p1085 成唯识论六卷五页云:谓卽无瞋、于无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无瞋、翻对断物命瞋。不...弘大的誓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名数)(一)初禅天有二种变化:一、初禅初禅化,能变化自地也。二、初禅欲界化,能变化欲界地也。(二)二禅天有...(譬喻)戒律之法幢也,戒律能防止邪非之敌,故云幢。...【业位】 p1216 瑜伽八卷十七页云:业位云何?应知略说有五种相。谓软位、中位、上位、生位、习气位。由软不善业故...(杂语)有五千比丘怀增上慢之心,释迦将说法华经,彼等谓我既得妙果,何要闻法华,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杂语)弟子嗣师之法也,密家谓为传法,禅家谓为嗣法。象器笺十二曰:宗门之嗣法,犹诸侯之嗣国也。...谓真如之法自薰习众生之心。真如薰习有自体相薰习、用薰习两种。真如为吾人本具之自性清净心,具有不可思议之业用。...佛陀入灭后百年顷,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昙无德等五弟子,同时于律藏衍出五部之派别,统称五部律。彼等所传持...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问: 《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
两年前,一位师兄在学佛小组分享的时候说,她已经不看电视了。这是我学佛十四年来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当时听了很是...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力量所致。由于般若的空慧,已将一切自我的执著扫荡清净,...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道场,普贤骑象铜像在今峨眉山万年寺内。万年寺是峨眉山主要寺...有一个青年刚刚结婚,小夫妻新婚燕尔,浓情蜜意,日子过得甜蜜极了。年轻人逢人就说结婚好,奉劝大家赶快成家,享受...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有句话说「心净则土净」。一念心平静,就是心灵的清净,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心,但是凡夫往往犯了错而不自...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关系是很密切的。净土宗它强调好乐净土、皈依弥陀,这两块也...
悟入四谛
【法相辞典】
【悟入四谛】 p0908 瑜伽三十四卷十九页云: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观心相续、展转别异、新新而生,或增或减,暂时而有,率尔现前,前后变异;是无常性。观心相续,入取蕴摄;是为苦性。观心相续,离第二法:是为空性。观心相续、从众缘生,不得自在;是无我性。如是名为悟入苦谛。次复观察此心相续,以爱为因,以爱为集,以爱为起,以爱为缘;如是名为悟入集谛。次复观察此心相续所有择灭,是永灭性,是永静性,是永妙性,是永离性;如是名为悟入灭谛。次复观察此心相续,究竟对治趣灭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如是名为悟入道谛。如是先来未善观察,今善作意方便观察,以微妙慧、于四圣谛,能正悟入。即以此慧、亲近修习多修习故;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正智得生。由此生故;能断障碍爱乐涅槃所有粗品现行我慢。又于涅槃、深心愿乐;速能趣入,心无退转;离诸怖畏,摄受增上意乐适悦。
上篇:修身修戒修心修慧 | 下篇:悟入缘起修习 |
(本生)阿弥陀如来因位为转轮王时之名也。悲华经二曰:往昔善持劫时有世界,名删提岚,有转轮王名无诤念,有一大臣...
种子成就
摄善法精进
无瞋与不害差别
弘愿
十四变化
律幢
业位
五千上慢
嗣法
真如薰习
五部律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电视如梦 念佛醒梦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汪汪叫的禅悦日子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知错能改的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