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二卷二十页云: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名为菩萨见道。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āvarana,覆障之义。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杂语)又曰索话。学人上堂,有疑不决,则出众请问。是曰索语。今上堂之垂语,亦云索语,甚失古意。见象器笺十一。...唐朝白居易曾就观、觉、定、慧、明、通、济、舍等八言各颂一偈,以此八言为入道之渐门,故称八渐偈。八偈分别为: ...为佛及转轮圣王所具足三十二相之一。即双颊丰隆之相,犹如师(狮)子王之颊。(参阅“三十二相”507) p6364...指密教行传法灌顶时,叹咏登觉位者之德所唱的赞歌。歌词系拟自叹咏如来八相成道之事迹,故又称八相成道赞。此赞歌有...(譬喻)戒者进趣佛道之要具,故以譬足。行事钞上曰:经云: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戒以足譬,颇...子题:四种舍戒、作法舍戒、命终舍戒、二形生舍戒、断善根舍戒、顿舍戒、渐舍戒、渐顿舍戒、舍戒五缘、舍心、八心、...禅宗公案名。乃唐代百丈怀海禅师与野狐之机缘对话。由此公案点出因果历然之理。又作不落不昧、五百生野狐、百丈不昧...(印相)十二合掌之第四。梵Pūṇa。...子题:佛制比丘五夏已前专精律部、比丘五夏已前专精律部、五夏已前专精律部、戒必可轻汝何登坛而受、律必可毁汝何削...丰财,梵名 Bhogavatī。即福德、尊贵之意。又作资财主菩萨。乃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观音院第三列第三位,即安于白身...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这个法云地,为什...
离欲上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出家为僧以来,时时都是坚决根除妄念,发勇猛心,不随妄想习...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和无诤观念,是可以避免的。 不论是僧团或是其他团体,想要做...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 从无明到老死一共有...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答: 《楞严咒》在丛林早课中都要诵念,此咒伏烦恼、消业障、...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资粮,光是想到今后生西方极乐世界,想到临命终时往生净土,...
世尊有天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久远前,在此舍卫城有位国王,名长寿王。他聪明睿智,无事不知。不过,虽然长寿王善于...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答: 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
菩萨见道
【法相辞典】
【菩萨见道】 p1128
上篇:遍于一切不能舍离 | 下篇:菩萨摩诃萨 |
指密教金刚界曼荼罗金刚轮内四供养之西、北二供养菩萨。即金刚歌、金刚舞二菩萨,合称歌舞人。秘藏宝钥卷上(大七七...
盖
索语
八渐偈
颊车如师子相
吉庆赞
戒足
舍戒
百丈野狐
仆拏合掌
比丘废学毗尼世尊诃责
丰财菩萨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惟贤长老《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