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律宗所依之五部论。如毗尼母论,摩得勒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是也。...(异类)Eḍavarṇa,龙名。羊色之义(名义大集,一六七)。伊那,译言树。槃那,译言叶。因于过去曾坏树叶,堕在龙...业果之种子。“名言种子”之对称。又称业习气(梵 karma-vāsanā)、异熟习气、有支习气、有分熏种子、有受尽相种...(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为求解脱人所服,而不为邪所倾动,又条相似佛塔之幢,故名。地藏十轮经四曰:被殑伽沙佛解...(术语)由具足戒中抽出五戒八戒等,应于机根,而使遵守之,次第诱导,为持具足戒之前方便。...【佛[馬*犬]跋陀罗】 此云觉贤。大乘三果人,甘露饭王之苗裔。于此与罗什相见,什所有疑,多就咨决。东晋义熙十...【先所生起诸行灭】 p0634 瑜伽八十六卷六页云:先所生起诸行灭者:谓于先世能感后有诸业烦恼之所造作,及由先...又名八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 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 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 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术语)九种缘上界上地之惑也。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五者及见集所断之邪见,见取见,疑...为六成就之一。每一经典首端均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大比丘众”等数言,顺次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资持记·释说戒篇:“国王、父母、师僧、檀越,是为四恩。”(事钞记卷一一·二五·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业本空,如何融通才可以趋向清净? 净界法师答: 我们在观想...【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佛在这里非常恳切、非常悲悯地...
我们今天总说缺钱,找不到工作,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钱在哪里,工作在哪里。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一头骡子脖子上系着铃铛,骡子每走一步,铃铛就发出清脆的声响。有一次骡子去菜地吃青菜,由于...
我曾这样听闻的: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座下大弟子舍利弗,常于昼夜六时,以天眼观于众生,若有应机可...问: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对那些认为做慈善会影响自己念佛的莲友该如何交流? 大安法师答: 慈善和念佛的功德...
问:用攀缘心为自性,如煮沙成馔。今念佛心,是攀缘邪,非攀缘邪?若是,则一切觉观思惟,皆生死根本;若非,又何言...
身体健康是很多人十分向往的。有不少人都是花钱买药、买保健品、找什么健身良方。这些不是都没有用,而是治标不治本...
退有三种
【法相辞典】
【退有三种】 p0912 大毗婆沙论六十一卷八页云:退有三种。一、已得退,二、未得退,三、受用退。已得退者:谓先已得诸胜功德;遇缘而退。未得退者:如伽他说:我观天世间,退于圣慧眼。由耽著名色,不见四真谛。此颂意说:一切有情、若勤方便;皆应获得诸圣慧眼。但由耽著名与色故;不得精勤修正方便,于四真谛,未得现观。于圣慧眼,有未得退。又如颂言:愚夫众所敬,是则为衰损。于顶而退堕,断灭诸善根。此颂佛依天授而说。谓彼已起暖善根,不久当起顶善根。中间贪着胜名利故;于顶善根,有未得退。从此展转,断灭善根。诸如是等,名未得退。受用退者:谓于已得诸胜功德、不现在前。如佛于已得诸佛功德、不现在前。独觉于已得独觉功德、不现在前。声闻于已得声闻功德、不现在前。余亦应尔。问:如是三退、佛独觉声闻各有几种?答:佛有一种。谓受用退。已得诸功德、有不现前故。无未得退。住诸有情最胜根故。无已得退。诸佛皆是不退法故。独觉有二种。谓未得退及受用退。未得退者:未得诸佛最胜根故。受用退者:有已得功德、不现在前故。无已得退。独觉皆是不退法故。声闻乘中,不时解脱有二种。谓未得退及受用退。未得退者:未得诸佛独觉根故。受用退者:有已得功德、不现在前故。无已得退。不时解脱、非退法故。时解脱具三种。已得退者:已得功德、有可退故。未得退者:未得三乘不退根故。受用退者:有已得功德、不现在前故。如彼广说。
上篇:除遣惛沉睡眠缠盖方便 | 下篇:退法阿罗汉 |
(流派)佛部之异名也。大日经疏六曰:正遍知部三昧门。...
律五论
伊那槃那龙
业种子
解脱幢相衣
具戒方便
佛[馬*犬]跋陀罗
先所生起诸行灭
八正道
九上缘惑
闻成就
四恩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挂铃铛的骡子

一切殃福终不朽败
大安法师: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念佛心是攀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