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往昔有仙人名摩蹬伽,形极丑陋,修得五通,坐禅于山中。有淫女触王怒被驱出,入山见仙人。念我今被驱出,是...共法与不共法。共法是五乘法,不共法是大乘菩萨法,独一微妙,不与人天声闻缘觉四乘相共。...(经名)五卷,赵宋慈贤译。佛在舍卫国弥勒菩萨等问佛三乘妙法门之外,更有法否。佛言有摩诃三昧耶秘密门法,修者得...(术语)梵语修跋拏Suvarna,此译为金,乃尊贵之义,以名法身之德。梵语婆颇娑Prabhāsa,此译为光,乃照了之义,以...全一卷。全称慈明禅师五会住持语录。又作慈明和尚语录。宋代僧石霜楚圆撰,黄龙慧南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编...(堂塔)又云僧堂。大众之集处,言甚多如云也。象器笺一曰:僧堂亦曰云堂,谓众集如云多也。...行事钞·师资相摄篇:“杂含云,五缘令如来正法沉没,若比丘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依止故。反此,则...(流派)天台宗之美称。以彼宗弘宣一乘圆顿之妙义也。...(一)为九种显识之一。又作正受识。以“三界唯识”为主旨之显识论(真谛译)中特立九识之说,谓三界有二种识,一为显...【眼耳鼻三各生二处因缘】 p1001 俱舍论一卷十四页云:若尔;何缘生依二处?颂曰:然为令端严,眼等各生二。论曰:...(术语)佛于小乘律,开比丘之食三净肉,于大乘之经律,向菩萨严禁之。以大乘之教理,大悲心为主故也。而于涅槃经更...(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 所谓和平是指人类的和平生活,人类的和平生活,要靠人类自己维护。和...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并不长,活了四十九岁。但是这个祖师的特点非常鲜明,很有善根...
过去,佛陀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及五百位诸大菩萨,来到毗舍离城的奈氏树园,弘扬佛法,度化众生。隔天清晨,...
天亲菩萨在作《往生论》的时候,谈到一切十方的众生,包括菩萨,如果满足往生西方净土一愿,就等于满足一切大愿。我...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你不服气,好,我把菩萨的因地给你们看。就是说, 你的因地只...问: 念佛不能专心,不能够做到一心不乱,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这是正常情况,不是说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乱,...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禅宗十牛图。是祖师大德以画喻参禅开悟的过程和境界。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已能住...中午睡上1小时,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午睡过程中,人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正好与原来相...
乌剌尸国
【法相辞典】
【乌剌尸国】 p0945 西域记三卷十三页云:乌剌尸国、周二千余里。山阜连接,田畴隘狭。国大都城、周七八里。无大君长,役属迦湿弥罗国。宜稼穑,少华果。气序温和,微有霜雪。俗无礼义,人性刚猛,多行跪诈,不信佛法。大城西南四五里,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无忧王所建也。傍有伽蓝,僧徒寡少;幷皆习学大乘法教。从此东南、登山履险,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旧曰罽宾。讹也。北印度境。)
上篇:迷集有八随眠 | 下篇:高 |
【十难行】 p0102 摄论三卷六页云:十难行者: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
摩蹬伽仙人
共不共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
金光明三字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云堂
五缘令如来正法沉没
一乘圆宗
用识
眼耳鼻三各生二处因缘
断肉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在高科技社会,为什么佛教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龙施女得佛授记因缘

只要往生极乐,所有的愿都能实现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