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法与不共法。共法是五乘法,不共法是大乘菩萨法,独一微妙,不与人天声闻缘觉四乘相共。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贮经书、道具、众僧衣服之器。其在僧堂者,称为函柜;在众寮者,称为经柜。众寮是看经之所,故作经柜。[敕修百丈清...1、指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因此三者都是阐明空的道理,故名三空。 2、指布施时,应观受者、施者和所施物之...指玄奘门下之普光、法宝、神泰而言。玄奘新译俱舍论,其门下多研究之。玄奘虽密将译本附普光,然法宝、神泰亦皆精通...(术语)于金刚喻定断尽一切烦恼之究竟佛智也。胜鬘经曰:金刚喻者第一义智。(中略)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无烦,梵名 Avrha,巴利名 Aviha,音译作阿鞞丽舍、阿浮诃那、阿毗波、阿卑和。又作无大求天、无广天、无繁天、无诳...为净土宗所祟奉之三圣。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陀如来为中尊,观世音菩萨为左胁侍,大势至菩萨为右...(堂塔)相轮樘之俗称。以相轮樘为一种之塔婆也。...禅宗公案名。隐峰禅师立倒示寂之故事。据景德传灯录卷八邓隐峰章载,隐峰将示寂,先问众云(大五一·二五九下):“...密教之修法,即行者入道场时,至堂门之前住入无能胜明王之三摩地。系门外之作法。此作法又称为门前之作法、门下之作...(人名)Sroṇakoṭiviṁsa,比丘名。佛在世时证阿罗汉果。足下毛长二寸,足不踏地,为弟子中精进第一,智度论二十...悉昙字 (ja)。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壤、娘、[忄*若]。入此字门,表诸法智不可得故。八十华严经卷七十六(大一○·...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
特别提示:大悲咒的感应真是太多了,但这篇小文章的修持观念还是比较正确的,值得初学者学习和借鉴。本文来自网络,...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未成佛前, 皆当修习。我辈既不能断惑证真, 仗自力了...
地底的生命...
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就是信、愿、行。 首先,这个愿就含摄着信和行。在《阿弥陀经》中,佛向当机者舍利弗陈述西方极乐...问: 关于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时具足信愿持名,临终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往生呢? 大安法师答: 对这个问题...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紫柏,吴地太湖人。大师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其父沈连居士担忧他...
原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
共不共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共十地 | 下篇:劣应身 |
【清净界声闻】 p0961 瑜伽六十七巻六页云:若有安住声闻种姓;是名清净界声闻。...
经柜
三空
俱舍三家
第一义智
无烦天
弥陀三尊
相轮塔
隐峰倒化
至道场门观
二十亿耳
若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修持大悲咒的感应和心得报告

闻地藏名见地藏像,常得端正生尊贵家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佛学漫画】地底的生命

具足信愿一定往生
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