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七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障碍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障碍胜法,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胜法?世尊告曰:言胜法者,能摄五根、令其和合,所谓慧根。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胜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广法?世尊告曰:言广法者,闻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说无智、名为无明。此唯智无、名无明耶?世尊告曰:非唯智无名为无明。复言:世尊!若唯智无名为无明;斯有何过?世尊告曰:若尔;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所以者何?闻所成智体上、无有思所成智;思所成智体上,无有修所成智;一切世间修所成智体上,无有一切出世修所成智;出世有学智上、无有诸无学智;无学声闻智上、无有如来等智。若如是者;应即是智、即是无智。如是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又我于彼三善根中,说有无痴。应但痴无、说名无痴。然非痴无说名无痴。故非明无说名无明。而别有一心所有法、不知真实,说名无明。如别有一心所有法,了知真实,说名为智。又唯明无名无明者;应无如是一切无明十一殊胜。是故应知非唯明无说名无明。是名无明障碍殊胜。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安住余梵行】 p0626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又言安住余梵行者:谓三十七菩提分法。彼由三处之所摄受。谓由奢摩...(术语)第六意识也。大藏法数曰:于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指对坚冰之观想。此乃为入正观之一种方便观,藉此观想可入极乐世界之真观。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二上):“见水...(术语)五通之一。知宿世生死之通力也。...三论宗主张一切诸法皆假,并设其要用为因缘假、随缘假、对缘假、就缘假四门。此为因应众生之不同机缘而设,与四悉檀...密教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力波罗蜜,即力到彼岸之意。密号勇力金刚。位于胎藏曼荼罗虚空藏院。全身肉色,穿羯磨衣,右...十八神变者: 一、右胁出水 七、身下出水 十三、空中行 二、左胁出火 八、身上出火 ...念佛时,一面叩一平盆型之钲,一面行于道途祈求布施,称为钲叩。又叩钲者亦称钲叩。至后世,钲叩一词含有乞食之意。...(术语)谓烦恼之业缘也。净住子曰:众等此生由于身意,造诸苦业。...【我劣慢类】 p0648 集异门论五卷二页云:我劣慢类云何?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种族形色作业工巧财位寿...亦名:食尼叹食戒制意、尼叹食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受尼赞食戒二十九。制过有四:一、遣彼尼众...大悲咒修持仪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乐,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乐不...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他弃掉头簪彩饰,布衣疏食,在僧舍中专心学习经典,到受戒时,...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
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
假如将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内容加以高度浓缩,把附加在佛教表面的外衣都剥落殆尽,那么,其结果,必昭然显露出佛法...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明颖异,内心恬淡,寡言少语,喜欢安静,从不问家里的事。很小...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 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清莲,于芸芸浊世中,不着俗染,自吐芬芳。凡呼吸过的人,皆感...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
无明障碍殊胜
【法相辞典】
【无明障碍殊胜】 p1079
上篇:无间运转作意 | 下篇:无分别智生因 |
佛说决定毗尼经说,一切众生,若有五逆十恶,万劫不通忏悔者,应须顶礼三十五佛,至心忏悔,一切罪障,即皆除灭。三...
安住余梵行
分别识
冰想
识宿命通
四假
力波罗蜜菩萨
十八神变
钲叩
苦业
我劣慢类
受尼赞食戒制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东来传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罗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略论观心工夫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