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烦恼之业缘也。净住子曰:“众等此生由于身意,造诸苦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譬地狱等之恶趣也。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令我今者枯竭血海,超越骨山。闭恶趣门,开涅槃路。...【帝利耶瞿榆泥伽】 此云旁行,此道众生,多覆身行。婆沙云:其形旁故,其行亦旁。刊正云:行行不正,受果报旁...(杂语)Vitastf,尺度名。又名一磔手、一张手、一折手,张中指与大指之长也。又搩字。字典曰:搩陟格切,音磔。手...(术语)六神通之一。俱舍论云:宿住随念智证通,自在知宿世生命行事之通力也。...亦名:处分净与白二净之不同、白二净与处分净之不同 子题:净厨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就二作不同为六:一、僧别异...【贤善士法】 p1341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成就贤善士法?谓生高族,净信出家。或生富族,净信出家。颜容姝...亦名:七种治法 子题:诃责、摈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不见罪、不忏罪、说欲不障道、三举、降伏羯磨 行事钞·僧网...资持记·释钞序:“今[行事]钞始终尽稽圣典,故曰真宗。”(事钞记卷二·四六·一八)...(杂语)葬送之当日也。见象器笺三。...(Siam-nikāya)锡兰三大佛教派别之一。为锡兰佛教复兴运动领袖萨罗难迦罗(Saranavkara, 1699~1778)与暹罗僧优...【性相二宗十异】 中国大乘佛教性、相二宗差异之处何在呢?明德清大师撰《华严经纲要》,说到性相二宗在理论上的十...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
在所有菩萨当中,地藏菩萨是一位满愿第一的如意菩萨,是一切增业修法迅速成就的本尊,是加持条件要求最低、最不会放...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西方合论》的修持门中的净忏门。忏悔,在经典里面讲忏悔的功德,前一念,...
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一个词:三观。三观就是一个界定的标准。当我们说某人和某人三观不同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人还有观...为了钱,这个班我总是要上。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试着改变吧。既然是为了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倒不如快快乐乐地去。...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当修三福。三福的内容很多,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请法师慈...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法因缘生。当然,这个观念世间慈善家也提出说──善有善报、恶...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好运用,不要乱花,不要贪得无厌,如果没有财产,就应当凭自己...
苦业
【佛学大辞典】
上篇:苦道 | 下篇:苦想 |
(譬喻)名虽异,其实同,譬之眼目,名异其实同也。俱舍光记一曰:一切与诸,眼目异名。同二十曰:性之与体,眼目异...
血海
帝利耶瞿榆泥伽
一搩手
宿命通
摄食界处分净与白二净之不同
贤善士法
治法七种
真宗
正日
暹罗派
性相二宗十异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漫画】诵地藏经造地藏像,为母除去恶疾

除种种重障,必先行忏悔

曾以为非,今则为是
少些打工心态,多点儿事业心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