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想之一。五阴之身,常为诸苦所逼迫。为此想,则智慧生而众苦得灭,谓之苦想。见智度论二十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又曰女人血盆经,具名目连正教血盆经。唐建阳书林范氏板本之大乘法宝诸品经咒卷末及诸经日诵,均载此经。惟...【宫毗罗】 此云蛟,有鳞曰蛟龙。抱朴子曰:母龙曰蛟,子曰虬。山海经:蛟似蛇而四脚,小头细颈。...(杂语)造佛之尺也。壒囊钞十五曰:一搩手半者,一尺三寸也,即自母之肘节以至腕节也。或云一尺二寸、一搩八寸,半...(术语)六通中之宿命通也,能知宿命之事,故云智,智力自在无碍,故云通。...亦名:净地处所、净厨方位、厨厕方位 子题:东厢厨院、西土厨在西南、此土僧寺门多南向、此土厨厕宜在东北 羯磨疏·...【諀訾】 p1343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性好讥嫌,故名諀訾。...亦名:九种治法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言七法者:一、谓诃责,二、谓摈出,三、者依止,四、者遮不至白衣家,五、...行宗记·释皈敬偈:“初果已去,名真实僧。”(戒疏记卷二·三三·一二)...(术语)以正道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宣流正化。...梵语 dharma,巴利语 dhamma。为“昙摩”之略称。译作法。即指佛法。又唐代僧人之名,多冠以昙字,如昙鸾、昙曜等。...【性境】 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性境之性,是‘实’的意思,亦可说是...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大悲咒修持仪轨...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有一天,许多豪贵长者身着华服,严饰璎珞、宝石,手持香花,带着善于歌舞的伎人一...
摩尼娄陀(阿那律),在佛陀为大众开示的时候,打了瞌睡,受佛陀呵责,十分忏悔,发愿精进用功,再也不合上眼睛,因...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答: 首先讲临终念佛,如果按照经...
仿荤素食中的添加剂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乳酸、琼脂、明胶、卡拉胶等。据统计防腐...宋朝的江西从悦禅师参访云盖守智禅师的时候,对谈不到几句,云盖守智禅师就批评他道: 看你虽然是长沙道吾山的首座...桑葚干 四种干果让你养生补血,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点烛、供养的,是非常的多,尤其杭州地方为最盛。 良善风俗,...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的主人。舌头照命令行事,说些我们想要说的话,而不是它要我们...
苦想
【佛学大辞典】
上篇:苦业 | 下篇:苦圣谛 |
(术语)就眼根眼识而论,俱舍论二述为二家:一眼根观照色境,名为见,因此眼识能了别,名为识。谓见之用即在眼根,...
血盆经
宫毗罗
一搩手半
宿命智通
摄食界处所
諀訾
治法九种
真实僧
正化
昙
性境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百喻经

以妙音香花欢喜供佛,成就辟支佛果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第一的因缘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仿荤素食的危害
以貌取人,人间的通病
四种养生补血的干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