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九卷十五页云:复次若以手等,害诸众生;说名杀生。如是以块杖刀缚录断食折挫治罚咒药厌祷。尸半尸等、害诸众生;皆名杀生。为财利等,害诸众生;亦名杀生。或怨为损,或为除怨,或谓为法,乃至或为戏乐,害诸众生;亦名杀生。若自杀害,若令他害,皆得杀罪。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经名)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二十七卷本与十卷本二经:一曰大品般若经,一曰小品般若经。嘉祥法师吉藏有大品...(杂语)即五根中一或二三等缺减不具者。见往生论。...【世间】 世间即世界,间为间隔之义,与界义同。《名义集》卷三曰:‘间之与界,名异义同,间是间别间差,界是界畔...(异类)Mahābhāga,龙王名。见慧琳音义十二。...(术语)外种之对。为第八识内所包藏之种子。色心万象本源之真种子也。...(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杂名)以恶道教人者。智度论一曰:一切众生,入邪见网,为异学恶师所惑。...亦名:袈裟重着、重着三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三千威仪经,不着泥洹僧,不得着僧祇支。如是重重,乃至最上着僧...佛的尊号,因佛能以正法向众生宣说,为正法之所依。...(传说)昔有转轮圣王为婆罗门剜身燃千灯,以供养之,闻半偈曰:夫生辄死,此灭为寂。见大方便佛报恩经三,经律异相...(杂语)谓小乘比丘,犯淫盗杀妄四重禁之随一者。以无忏悔救济之法故也,故称之为断头罪。止观曰:若犯重者佛法死人...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回现象在到处诠释。例如风起云涌,凝聚成雨,雨水被太阳蒸发后变成云,云再聚成雨,这种周而...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人我是非,即大忍...
我只有一个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于他父母死得早,迫于生计,从小自立。在我们一群和他同龄的孩童背着书包上学的...禅修不是为了追求什么事物,而是去发觉我们个性和行为的缺失。当我们内省观照时,希望找出问题所在。经过自我省察,...
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时而是宽阔的大道,时而是崎岖的山路,时而行至山前无路,徘徊不前。 顺境可以天时地利人和,顺...
讲到佛法,那是很深广的,现在只能提出一点来说。我所要和诸位说的,只是一个怨字,也就是佛陀对于怨所抱的一种态度...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一定你今天生病发烧就是今天的原因...
杀生罪
【法相辞典】
【杀生罪】 p1005
上篇:净初静虑不断烦恼 | 下篇:惛沉 |
(名数)一、生因,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是也。二、了因,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
大品般若经
根缺
世间
摩诃婆伽
内种
外道
恶师
三衣重着
正法依
转轮王为半偈剜身燃千灯
佛法死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教的生死轮回

如何才是真念佛

「索命」的甲鱼
禅修时的内省观照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身陷绝境,学会珍惜和理解

不可怨以怨,行忍得息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