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身足论上七页云:眼触所生爱云何?谓眼及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受。受为缘爱。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于眼所识色,诸贪,等贪,执藏防护,爱乐耽着;是名眼触所生爱。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爱云何?谓意及法为缘,生于意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受。受为缘爱。此中意为增上,法为所缘,于意所识法,诸贪等贪,执藏防护,爱乐耽着;是名意触所生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戒有止持戒和作持戒二种,止是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作诸恶,如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是;作是造作,策励身口意三业去造作众...凡二十二卷。宋代宗永集,元代清茂续集。又作续集宗门统要。据冯子振续集宗门统要序,知宗永之宗门统要重刻于绍兴三...(一)梵语 mahāpurusa,巴利语 mahāpurisa。对佛之尊称之一。与“无上士”同义,意即最胜之士夫。据杂阿含经卷四十...(术语)表色与无表色也。...(术语)如不动尊现忿怒威猛相之尊体为忿怒。又谓之明王。凡诸佛菩萨皆有二轮身,一正法轮身,由所修之行愿所报得之...乃统称全宇宙中之诸佛。即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众多诸佛。又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诸经论所列举之名称、...(术语)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弗沙蜜多罗,梵名 Pusyamitra 或 Puspamitra。又作沸沙蜜多罗王、弗舍蜜哆王。意译为星友王。为印度孔雀王朝最后之...梵名 Rāhulabhadra。略称罗睺罗多、罗睺罗。为付法藏第十六祖。印度迦毗罗国人,姓梵摩。与龙树为同时代人。早年入...指凡庸之眼。以牛羊眼所见比喻看法之拙劣。[大智度论卷八十二、摩诃止观(会本)卷一之五] p1504...(杂名)庄严净土之七宝,柔软如草,故云宝性功德草。以草为喻也。净土论偈曰: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关系。 四、由事故重谓若杀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一日,琉璃王出兵讨伐舍卫国,将释迦族人埋在与腋齐高的土坑里,令其不得动摇。过了七日,佛陀以慈悲心展现神通力,...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号事,交与儿辈经理。自己作一个一事不理之闲人,日夕于清净心...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一种观念功夫所成。佛一念具足十法界;众生一念也具足十法界。...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是修布施平等...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是违法的。别人的东西,一针一钱都不要拿,即使父母的东西也不...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狱。五逆罪中,饿鬼、畜生,靡不经历,恒河沙劫,罪竟乃出,生...
问: 请问法师,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有何差别?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蕅益大...
眼等触所生爱
【法相辞典】
【眼等触所生爱】 p1000
上篇:得决择二种 | 下篇:眼等五识随意识转 |
(杂语)和尚先有所与,复请余分,谓之请益。其法,学者若愿请益,则先禀烧香侍者,侍者通于住持,若允,则因住持之...
作持戒
宗门统要续集
大士
表无表色
忿怒
三世诸佛
七佛通戒偈
弗沙蜜多罗王
罗睺罗跋陀罗
牛羊眼
宝性功德草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悲心利他报佛恩

汝年已衰老,当断爱欲了生脱死

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分毫不差因果账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