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九十八随眠中缘有漏缘无漏分别】 p0098 俱舍论十九卷十三页云:九十八随眠中,几缘有漏?几缘无漏?颂曰:见灭道...【五种不净受用及五种清净受用】 p0292 瑜伽九十九卷十二页云:云何受用?谓有五种不净受用,及有五种清净受用。云...(界名)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梁译之摄论八曰: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1285~1352)元代临济宗僧。广信府(江西)贵溪人,俗姓丁(一说于)。号古梅。幼年依末山本出家,后参谒洪州(江...【三种念住】 p0179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一页云:然佛说有三种念住。一、自性念住。二、相杂念住。三、所缘念住...唐碑,即化度寺之僧邕禅师之舍利塔铭。碑建于贞观五年(631),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书法如直木曲铁。其碑石断于...(术语)佛为救济众生而应现之妙用,无碍自在,无时而不现,无处而不显,即应化之神力自在也。...《华严经疏钞》八十卷,唐澄观撰。作者先于兴元元年到贞元三年间(784~787)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略称《大疏》)六...(天名)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为暴害世界之大...(术语)Ārṣa,译曰圣主。佛也。智度论二十五曰:阿黎沙,秦言圣主。...【系念于身多修厌离】 p1445 瑜伽十七卷十四页云:云何系念于身多修厌离?谓如有一,性是猛盛欲贪种类。由是猛盛欲...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当你被业力无情的抛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的人生有着太多的不确...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一个叫都摄六根,另一个叫净念相继。 你对往生的愿力有多强,...不知你看过以下经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如果改变不了,那就去适应吧。如果做不到适应,那就只好回避吧...
君子之德,益及子孙。今日之贵,昨天之功。 大千世界,有善有恶。有人得福,有人受业。有人种德,有人破德。但是,...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的种种利益当中,一个核心的大利就是了脱生死轮回。我们众生在...
邪淫手淫会对人带来诸多的障碍,这些障碍都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这些障碍可分为身心上的障碍和福报上的障碍,种种障碍...
问: 请问师父,佛经中提到的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回事? 宏海法师答: 这些以身体做供养的事,首先我们要在知...我虽然对佛教充满了恭敬,但是,开始吃素的时候,却不是因为宗教,而是从医学的角度,和同学们讨论,最后决定吃素的...
修行次第
【法相辞典】
【修行次第】 p0902 瑜伽九十二卷八页云:又诸苾刍、守护诸根,有惭有愧。由是因缘,耻于恶行,修习妙行。修妙行故;无有变悔。无变悔故;发生欢喜。此为先故;心得正定。心正定故;能见如实。见如实故;明及解脱,皆悉圆满。当知是名修行次第。
上篇:能作因二十种 | 下篇:修习所缘诸相作意 |
(名数)思益经四忍法品谓菩萨有四法,出毁禁之罪:一得无生忍,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也,菩萨证忍此法,则能出...
九十八随眠中缘有漏缘无漏分别
五种不净受用及五种清净受用
净土
正友
三种念住
化度寺碑
应用无边
华严经疏钞
欢喜天
阿黎沙
系念于身多修厌离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过是久别的重逢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人生的四法则

因为吃亏,才带来无穷无尽的福报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邪淫会带来三种严重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