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三巻十二页云:若近住律仪,当知由日出已后,或由发起不同分心,或于中间、舍众同分,虽已受得;必复还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凡有生者,不论在如何之境遇,不免生老病死,不悟之,而思惟永久不灭,执著于此世。是曰爱着生死。...为大乘起信论所说净法薰习中,妄心薰习二义之一。与“意薰习”相对称。谓凡夫及二乘人等,不觉阿黎耶本识,不知唯识...亦名:地了时 子题:阎浮树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多论云,明相三种:日照阎浮树,即有黑色;若照树叶,即有青色;...(佛名)文殊菩萨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华云:宝藏佛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所得生】 p0737 成唯识论十卷八页云:二、所得生。谓大菩提。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碍故不生。由圣道力...凡二卷。清代周克复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又称观世音持验记、观音持验记、观世音经咒持验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又作四大塔。即于四个佛迹处所建立之塔。在印度,为巡礼者所必至之处。(一)指佛生处塔、道场塔、转法轮塔、般涅槃塔...【苾刍】 p0874 瑜伽八十二卷十二页云:此中苾刍者:是沙门、舍离家法、趣非家等、名之差别。具足别解脱律仪众...一切之有。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的分别。...(名数)日本东密于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瑜祇经之四部加要略念诵为五部。日本台密于上四部加菩提场经为五部...(譬喻)邪见之多如林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相似道,相似善,难知难学多入邪林。...(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我们正式来说明信愿行三种资粮修行的内容。今初,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信门。信门也是有一段《灵峰宗论》的论文,我们先...老和尚在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地念佛,那种「使尽每一口气恳切呼唤阿弥陀佛」的念法,非常人...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们总认为,达到了外在的某个标准,如有钱、有权、或者有名,便...也许,有的朋友认为,现在谁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银首饰、钻石珠宝一样,不过是一种装饰罢了,戴不戴佛珠似乎也...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在生死死生之间,力求向上,谋取后世比前生舒服,还不是彻底的解决。要解决...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观就是水流的思想。以下讲到它互相的对应,有五段,我们请合掌...问: 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 慧律法师答: 《地藏经》比较长,要三个小时才能念完,一般...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爱拿自己的长处去揭别人的短处,心内意外,优越感不请自来,痴慢孳生不辍,好一个自陷局域...
舍近住律仪
【法相辞典】
【舍近住律仪】 p0975
上篇:舍取事 | 下篇:贪欲盖 |
【心依处】 p0349 瑜伽八十三卷十八页云:心依处者:谓四识住。...
爱着生死
分别事识薰习
明相
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所得生
观音经持验记
四塔
苾刍
诸有
五部秘经
邪林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有这一念的信心成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
广钦老和尚临终的慈悲示现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心律法师:戴佛珠的含义

【推荐】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