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圣教量】 p1226 杂集论十六卷十页云:圣教量者:谓不违二量之教。此云何?谓所有教、现量比量皆不相违,决无移转...【建立】 p0872 此说静虑等之建立。瑜伽四十九卷十八页云:又卽如是诸静虑等种种引发假立名字,随其色类,如应...(术语)离烦恼之垢染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注曰:肇曰:尘垢八十八使也。...凡夫和小乘行人所共有的八种颠倒见解,即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非我、...(名数)一胜应身,应初地已上菩萨之机,而示现殊妙尊特之佛身也。一劣应身,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之机,而示现劣恶之...(术语)过现未三大劫中,未来大劫之名,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始于日光佛,终于须弥相佛。佛之出兴,如天之星宿,故名...【趣差别】 p1326 瑜伽九卷十页云:谓于五趣四生差别。...三境者。 一、性境 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如身在欲界,第八所变五尘之境,以实...(菩萨)指大悲菩萨而云。即观音菩萨也。请观音经曰:一切佛兴世安乐众生故,异口各各身端坐金刚座,口出五色光莲华...(术语)谓弥勒菩萨。以其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界出世成道而化导众生故也。...天台宗用语。为相对于“性恶”之称。谓恶为众生本有之性,故称性恶;相对于此者,藉修治造作而成之恶,称为修恶。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悲心施福利与他人之义。布施原本是佛陀劝导优婆塞等的行法,其...
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言恶慧所依者,谓散乱者发恶慧故。 散乱心可以生恶慧...
人生世间,直同幻化,纵寿百年,亦弹指顷。其生也随夙因而来,其死也随现因而去。虽具常住不变,寂照圆融之佛性,由...
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峰禅师,都是了不起的禅师。结夏安居圆满了,洞山禅师对大众说...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判断出自己临终时是否能够往生?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才能保证临...
一、楚王后裔 弃官归隐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原名刘程之,他是汉代楚王的后裔,曾任九...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它表层的规范,第二个是它深层的精神。 预记末法: 【我...心与物质真实存在吗?如果仔细去分析它们,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存在只是暂时的现象。难道这就表示心与物质在实际上是...
俱成熟
【法相辞典】
【俱成熟】 p0926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四页云:俱成熟者:谓具二种;若自成熟,若劝请他、令其成熟。
上篇:俱行相 | 下篇:俱生法 |
建立支业者,谓无明支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有愚癡,二与行作缘。令诸有情于有愚癡者,谓由彼所覆于前中后际不如实...
圣教量
建立
离垢
凡小八倒
二应身
星宿劫
趣差别
三境(二)
大悲者
当来导师
修恶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关于死后葬法及其意义

万里无寸草处去

【推荐】如何判断出自己临终是否能往生

【东林画传】净土高贤刘遗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