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谓声闻乘行人,快则四生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慢则要一百劫的加行才能获得道果。...【因有三相】 p0592 因明入正理论云:因有三相。何等为三?谓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云何名为同...现行成就者,谓诸蕴界处法,随所现前若善若不善若无记,彼由现行成就故成就。若已断善根者所有善法,由种子成就故成...【业种子】 即是业果的种子,为‘名言种子’的对称。又称业习气、异熟习气、有支习气,略称业种。即第六识善恶思业...【二种解脱成就】 p0033 瑜伽八十九卷三页云:复次略有二种解脱成就。一者、有学,二者、无学。有学者:谓金刚...(经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略名。真西山氏谓遗教经为瞿昙氏最后教弟子之语,以端心正念为首,而深言持戒,为禅...(术语)真如之异名。梵语舜若多Śūnyata,译曰空性。真如为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之...梵语 mada,巴利语同。音译末陀。心所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谓不对他人,而仅对自己之种性、色力、...(杂语)乐神乾闼婆之奏乐。智度论十曰:屯仑摩甄陀罗王Drumakiṁnararājā,犍闼婆王,至佛所弹琴赞佛,三千世界...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由五取蕴。陵辱伤毁。彼因如是五种取蕴。逼切拘执。如扼重担。乃至命终。恒常随逐。便于如是五...【灭谛有三】 p1214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灭谛三者:一、自性灭。自性不生故。二、二取灭。谓择灭。二取不生故...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 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意识都不与外界接触,不受外境的影响、干扰。而在他们的内心世...
问: 您曾于鼓山法界学苑依止慈舟老法师学习《华严经》五年,请您谈谈华严宗与净土宗的修学关系。 梦参老和尚答: ...有人说:胎儿一旦离开母体,呱呱落地之时,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所谓一朝落地命安排。相命学家就根据这个出生的时刻...
玄奘法师辞别烽火台的守将,一个人走向莫贺延碛,长八百多里,古时候叫做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更看不见一点水...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讲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
(一) 我最初受打倒孔家店、打倒迷信、打倒偶像的影响很深,所以即使大连佛学研究会请的法师辩才很好、讲得很契机...
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当中说道: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走到生命的终点,绝大部分的...
流注
【法相辞典】
【流注】 p0914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流注者:谓解脱因俱行无常想。能趣涅槃故。
上篇:退定入定四种差别 | 下篇:流转三种 |
指不请亦说之法。又作不请法。佛虽未受众生之央请,亦随众生之根机而主动说示利益之法门。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
四生百劫
因有三相
现行成就
业种子
二种解脱成就
佛遗教经
空性
憍
乾闼婆王弹琴
苦迟通行
灭谛有三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圣严法师:不贪着禅定之乐

佛国之土本无秽无净,只因众生心分别故
命运的好坏是如何产生的

玄奘法师靠什么走出了莫贺延碛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忏云老和尚自述吃素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