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剎那百二十,为一怛剎那。如年等量中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这是大乘菩萨戒以外的微细行仪。...(杂名)称一寺院境内之附属寺也。亦云内。...子题:四分觉明戒本、四分慧光戒本、四分法愿戒本、四分道宣含注戒本、四分道宣含注戒本疏、蕴结、季历 戒本疏·序...禅林用语。“打”字,为动词,含有成办、调做之意。打饭即做饭之意。禅林象器笺饮啖门:“鹤林玉露云:‘陆象山家人...【三种律仪】 p0182 俱舍论十四卷一页云:此中无表,略说有三。一者、律仪。二、不律仪。三者、非二。谓非律仪非不...(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愿国土之严饰者。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自地已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回伏,又作洄澓、回复、洄洑、回复、回伏,为水之旋流或逆流之意;引申为轮回或退转之意。难,为灾难之意。回伏难,...济缘记释云:“义加中,初科,初结数反古。必下,正示义加。义有归者谓归不足。注引舍戒,睡狂如上,出在他部;醉及...【极微差别有十五种】 p1199 显扬五卷七页云:由差别故者:略有十五种极微。谓眼等根极微、有五种;色等境极微、有...【逆观还灭观至无明】 p0929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十五页云: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我于尔时,作如是念:谁不有故...(术语)常曰根机,机缘等。本来自己之心性有之,为教法所激发而活动之心动也。玄义六上曰:机有三义:一者机是微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会受到鬼神的骚扰呢? 大安法师答: 念佛人和受了三皈五戒的人...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无边、慈悲无边,完全没烦恼的境界。可是这样的境界似乎只有佛...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究过,不能去研究;实则、佛学并不艰深,而学佛亦并不难。世间...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的阳光,普照大地众生。 有一则童话故事是: 一个小山村里,住...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何为多闻能知法? 一是广学多闻...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过饮苦食毒的方法,于烦恼中证入自性。这种说法是否有其合...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若无而妄见者。何不见声闻色。若皆...
放得下对外境的执着、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种嗜好、习惯,放得下身段、名闻、利养,都会因此放得下而发觉空间更大,...
怛剎那
【法相辞典】
【怛剎那】 p0833 百二十剎那成一怛剎那。如时之分齐中说。
上篇:招引业 | 下篇:相摄 |
(衣服)又作钵耽娑婆。衣名。玄应音义十四曰:钵耽岚婆或作钵耽娑婆,此国名也,从国名衣也。梵Pratilamba,又Pra...
八万细行
地中
四分戒本古今诸本
打饭
三种律仪
国土严饰愿
回伏难
不足数义加二人
极微差别有十五种
逆观还灭观至无明
机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经商与学佛
猎人与猴子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