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悉昙字 (i,伊)字系由三点组成,此三点既非纵列,亦非横列,乃呈三角形状,故以譬喻物之不一不异、非前非后。据南...(杂语)省墓也。释氏要览下曰:殡后三日,再往墓所,谓之覆墓。...佛虽然对世人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所说都是亲证之境,不是言语文字所能描述,而且所说之法,本来如是,非佛创说或是...凡三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略称法界次第。乃智顗为天台之初学者阐述毗昙等之教义及诸法之名目,并...【断烦恼甚深】 p1416 世亲释十卷七页云:颂曰: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此颂显示断烦恼...系天台智顗释法华经之文句所用四种释例之一。即以如来所说之法义,为观心之对境,由观己心之深广而入实相之妙理。称...【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将成熟】 p0635 瑜伽二十一卷十八页云:云何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将成熟?谓卽如是已得趣入补特...(人名)释氏要览下曰:斋僧粲号也,三国谓齐陈周。...(流派)又作伐里沙键拏。缚利沙键拏Varṣagaṇa,雨众外道之梵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云缚利沙,亦云跋利沙,此...亦名:七日长药戒制意、长药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六,畜七日药过限戒。)凡夫宅世,四大为身...【无贪】 p1041 显扬一卷五页云:无贪者;谓于有有具,厌离无执,不藏不爱,无着为体。能断贪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个诸侯供养他一双象牙做的筷子。这双筷子纣王非常欢喜,心中就...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舍卫大城中有一位贱民,名叫尼提,因为种姓卑贱,只能为人做除粪的工作以养活自己。 这一天...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你就得做什么想法呢?产生什么念头呢?...佛说:死亡的律法是无人能幸免的,包括我。而这个世间也不会存在着永恒不变的事实。 其实,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已经...
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六根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我们认知外界的见闻觉知...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被我踩死还是我补踩上了一脚,心里难受死了。除了念南无本师释...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一位叫妙音菩萨。一天,两位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就问华光开敷...1.心大量大,容人成人者必能成己。 2.也许那些微笑的真诚关怀,就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无限的光明。 3.以智慧庄严...
建立有我有五过失
【法相辞典】
【建立有我有五过失】 p0873 瑜伽七十卷十五页云:复次或有苾刍、不如理思,虚妄计度谛故,实故,建立有我。当知此计、略有五种虚诳过失。一者、随顺外道教转。二者、摄受外道妄见。三者、设不顺彼而转;然与外道、共为同法。四者、若随外道教转;便为修行不出离道。五者、虽不随顺彼转;然与同法、翻成异法。又二因缘故。一、于谛现观因缘,起邪行故。二、于谛现观,起邪行故。
上篇:建立理趣 | 下篇:苾刍律仪 |
(名数)一形貌欲,二姿态欲,三细触欲。见涅槃经十二。...
伊字三点
覆墓
一字不说
法界次第初门
断烦恼甚深
观心释
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将成熟
三国论师
跋利沙键拏
畜七日药过限戒制意
无贪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除粪人尼提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心律法师:谁都逃不开死亡

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