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谓自己本具之光明,即虚灵不昧之心光是也。从容录第三十一则颂曰:一道神光,初不覆藏。又隐山和尚颂曰:三...增上缘之一。为“无力不障”之对称。谓付予助力,使之增强,以补其力之不足,使无障碍。 p5904...【平等性智所缘】 p0533 佛地经论三卷七页云: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唯缘大圆镜智。如染污意缘阿赖耶为境界故。...【三种无分别智差别】 p0214 世亲释八卷十九页云:今当显此三智差别。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如非哑受义;三智譬...【多伽梢】 或多伽罗,此翻根智。维摩云:智度菩萨母。净名疏云:智度即是实智,实智有能显出法身力故,如母能...【我慢】 p0647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妄观诸行为我我所,令心高举;故名我慢。 二解 集论四卷十页云:我慢...(术语)大慧武库曰:雪居舜老夫,常讥天衣怀,说葛藤禅。一日闻怀迁化,于法堂合掌曰:且喜葛藤椿子倒。...【八因大悲异悲】 p0083 俱舍论二十七卷四页云:此与悲异,由八种因。一、由自性。无痴、无瞋、自性异故。二、由行...譬喻二事互相资助,相辅相成,如鸟之双翼。如止观、真俗、福智等。止,即止息诸想;观,即观照对象,修此二事,成办...(经名)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左祇园先说法,文殊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连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辩...梵语 sārasa kāranda。娑罗,为娑罗娑之略称。乃二鸟之名。此二鸟如鸳鸯,形影不离,出双入对。佛以此二鸟喻菩萨...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毁,或是在人烟渺茫之处被禽鸟和狗儿吞食,其实都是一样的。你...雪公老师在世时,曾不断勉励学生要培养眼力,扩展心胸,切莫无知妄作,有眼不识泰山。老人家并以泰山为喻,说了一则...
问: 众生习性难改,我下决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体有针对性地对治自己的心量小、易瞋怒,如何让自己性格更好一些...
前几天,有位居士给我看他珍藏的一块玉。玉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稀有的玉石,有将近一寸厚。那上面...
我年青的时候接触过一些老和尚,一说到修行他们常常会流泪,感慨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也许我们会认为,这些话都是老...问: 我悄悄地在寺院给父母立了一个消灾牌位,父母始终不知道(父母反对佛教),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能不能消业障?...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痴呆的人。他虽痴呆,但他知道勤俭,喜欢积蓄黄金。痴人为了能多积些黄金,到外做苦工...
《佛印了元禅师痛谕文》,其略曰:一念静心,终成正觉;蛙步不休,跛鼈千里。根有利钝,器有浅深,及其成功,一也。...
律仪有八种
【法相辞典】
【律仪有八种】 p0858 瑜伽五十三卷四页云:复次律仪当知略有八种。一、能起律仪,二、摄受律仪,三、防护律仪,四、还引律仪,五、下品律仪,六、中品律仪,七、上品律仪,八、清净律仪,。若未正受,先作是心:我当定受如是远离。是名能起律仪。若正摄受远离戒时;名摄受律仪。从是已后,此远离思、五根摄受增上力故;恒与彼种子俱行。于时时间、亦与现行俱行。即由五根所摄善思,如先所受律仪,防护而转。由此思故;或因亲近恶友,或因烦恼增多,随所生起恶现行欲;即便惭羞,速能舍离。勿彼令我违越所受,当堕恶趣。是名防护律仪。若时失念,诸恶现行;即便速疾,令念安住;自恳自责,发露所犯,蠲除忧悔,后坚守护所受律仪。是名还引律仪。若于杀等诸恶业道,少分远离,少时远离,唯自远离,不劝进他,不以无量门称扬赞述,亦不见彼诸同法者、深心庆悦,多生欢喜。是名下品律仪。若于诸恶、多分远离,多时远离,不至命终;自能远离;亦劝进他,然于远离、不以无量门称扬赞述,见同法者、不深心庆悦,生大欢喜;是名中品律仪。若于诸恶、一切分、一切时、自能远离,亦劝进他;以无量门、称扬赞述,见同法者、深心庆悦,生大欢喜;是名上品律仪。若即于此所受律仪能无缺犯以为依止,修无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静虑;由奢摩他能损伏力,损伏一切犯戒种子;是名静虑律仪。如初静虑,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当知亦尔。此中差别者,由远分对治所摄奢摩他道,转深损伏恶戒种子。当知此名初清净力所引清净律仪。若即于此尸罗律仪、无有缺犯;又复依止静虑律仪,入谛现观,得不还果;尔时一切恶戒种子、皆悉永害。若依未至定、证得初果;尔时一切能往恶趣恶戒种子,皆悉永害。此即名为圣所爱戒。当知此名第二清净力所引清净律仪。即此亦名无漏律仪。此无漏律仪、若得阿罗汉果时,但由能治清净胜故胜;不由所治断胜故胜。如是八种、总立为三。一、受律仪,二、持律仪,三、清净律仪。前二是受。防护还引是持。下中上三、通受持。二静虑、无漏、是清净摄。
上篇:律仪所摄业 | 下篇:施 |
(杂语)Nāṁ,梵语名词之尾发南声者,是第六转属声,多言声也。表三以上之数。演密钞二曰:南者多声,即是等义众...
一道神光
与力不障
平等性智所缘
三种无分别智差别
多伽梢
我慢
葛藤禅
八因大悲异悲
二翼
大方广宝箧经
娑罗迦邻提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气盛不谦虚的后果

如何对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推荐】未成佛道之前,要先结人缘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为父母立了消灾牌位,能否消除业障
贪黄金堕为毒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