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佛名)Vairocana,又作毗卢遮那,鞞嚧杜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准天台以毗卢...【不俱意识】 唯识宗将意识分为五俱意识与不俱意识两种。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不俱意识,是不与...禅林用语。比喻心性一尘不染之状。景德传灯录卷八(大五一·二五八中)载,南泉和尚问陆大夫曰:“‘大夫十二时中...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若知足取衣,若减知足取,若多与衣,若细薄不牢,若二三重作,有余如上语知,不犯...大日经卷一所说六十妄心之一。即欲使内外诸学兼备,以随所用而教授之心。此心恰似商人先聚储货物,后考察用途以得大...(名数)世为无上之福田者有八种,以八种之金属譬无价之真宝。八种者金、银、鍮石、假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也...【四种真实义】 p0446 瑜伽三十六卷八页云: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一者、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人名)具名鸠摩罗什婆、鸠摩罗时婆、鸠摩罗耆婆。译曰童寿。罗什父,天竺人,出家至龟玆国,婚于国王之妹,生什。...凡二卷。唐代道绰(562~645)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据迦才之净土论所举,道绰归信净土教,系于隋大业五年(6...(一)内道与外道之并称,犹言内教外教。指佛教及佛教以外之一切教说。 (二)于佛教内,特指教内之外道,如小乘之犊子...南朝梁代僧。又作僧韶。僧柔(431~494)之弟子。生卒年不详。尝住安乐寺。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奉敕编集华林佛...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法师省己之训 《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慈愍,爱语谦下。若怀嫉妒,心存胜负,获大重罪。慈心说法,...
在东林寺念佛堂外,听过一位师父和大家讲他出家的感想,修行人一要耐得住寂寞,二要狠得下心。 耐得住寂寞,就是甘...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法宣法师,诸位法师、诸护法: 这一次本来我是不想来的,因为 921大地震,灾情惨重,...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父亲姓蔡讳彦高,母亲洪氏。 母亲生平...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一、真信, 真信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几年,没有一句谎言。阿弥...
位和尚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的时候,要躲到那里去?」禅师回答:「你何不躲到没有寒暑的地方去呢?」那和尚又问...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达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炽然的求生净土,他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
命者非卽身
【法相辞典】
【命者非即身】 p0813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十七页云:问:外道何故执命者非即身?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彼见世间,身多分异,命者不异。故非即身。复次彼见世间,身随缘转;命者不尔。故非即身。复次彼见世间,身有增减损益等异;命者不尔。故非即身。大德说曰:彼见世间,一身而有种种相异;命者不尔。故非即身。
上篇:定别因 | 下篇:取结 |
【善根有三种】 p1145 大毗婆沙论七卷十五页云:善根有三种。一、顺福分。二、顺解脱分。三、顺决择分。顺福分善根...
毗卢舍那
不俱意识
寸丝不挂
过分取衣戒开缘
商人心
八重真宝
四种真实义
鸠摩罗什
安乐集
内外道
僧绍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修行人没有障碍

常当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慧律法师-一行三昧论

憨山大师与母亲的故事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如果选择逃避,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