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佛法之栋梁也。尊胜陀罗尼经曰:真是佛子,持法栋梁。...即指对所信奉之对象加以尊崇与敬拜,为宗教基本要素之一。依不同之崇拜对象,可对不同之宗教进行分类,如自然宗教有...(一)位于日本[析-T+万]木县日光市。为日本天台宗之门迹寺。山号为日光山,系奈良时代胜道所创建。自空海登山之后,...(经名)四卷,隋阇那崛多译。无所有菩萨于佛前隐身不现,种种问法,使怨信佛之神通。次为女现身,使得成男。佛为波...【灭智所缘】 p1213 品类足论一卷八页云:灭智何所缘?谓缘择灭。何故灭智缘择灭?答:灭智知择灭灭静妙离故。...(杂语)佛说华严经,依旧译六十卷经,则为七处八会,依新译八十卷经则为七处九会也。...二十八部众之一。面如天女,头戴天冠,左手覆按于脐边,右手持白拂当胸,璎珞庄严如天人。(参阅“二十八部众”173...亦名:五人心念开作七事 子题:饥时、依亲、心念安居唯出四分律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十诵五人,谓兰若独住、远行...(人名)或作迦留。或作迦罗。迦罗,秦言黑。此比丘是瓶沙王旧大臣,善知世法,故佛问之,然后随国法结戒。...即指极乐净土之宝座。檀林,指栴檀林。意谓在栴檀林树下,众宝庄严之莲华座。无量寿经(大一二·二七一中):“其池...资粮(梵 sambhāra),为必需品之意,诸经中每以“资粮”一词引申为趋向菩提之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维斯努神对一个信徒无休止的祈求感到厌烦了,有一天便显现告诉他:我决定应许你三个愿望,但是就此结束,以后不要再...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娑婆世界;第二个是极乐世界。我们应该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选择的声闻道就觉得非常的吃亏,失于如来无量知见。...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有情世间也。亦名...
(一) 【原文】 楚中有一生员,心迹正直,值冥府缺第七殿,上帝命暂主之。每隔数日,则入冥理事,但正坐简阅文簿,...著名作家欧亨利和一个朋友去超市里买饼干,欧亨利礼貌地对店员说了一句谢谢,但是店员却始终忽视一切,不发一语。 ...
广恩禅师: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的儿子在榛莽中获得二枚桃子,鲜洁可爱,献给法师吃下。从此,...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之外,还有一种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
相散乱
【法相辞典】
【相散乱】 p0835 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相散乱者:为他归信,矫示修善。谓欲令他信己有德,故现此相。由此因缘,所修善法,渐更退失。
上篇:相待有 | 下篇:相续常 |
为佛像造型之一种。又作比丘形、僧形。即剃发、披袈裟之相。释迦十大弟子与地藏菩萨等之造像,皆作声闻形。 p6498...
法梁
崇拜
轮王寺
无所有菩萨经
灭智所缘
九会说
梵摩三钵罗
心念五人开作七事
迦楼
檀林宝座
四种资粮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知足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心作心是之义

蕅益大师《见闻录》
为什么要让他控制我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