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718~788)唐代僧。夏州朔方(陕西横山)人,俗姓王。讳潜真。开元二十六年(738)隶名于本城灵觉寺,翌年受具足...灭谛下四行者: 一、尽行 谓观涅槃种种苦尽,故名尽行。 二、灭行 谓观涅槃诸烦恼火灭,故名灭行。 ...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相”而言。如琉璃瓶,盛多芥子,隔瓶顿见。微细有三义:(一)所含微细,如芥瓶所含之芥...指一心专思于佛。往生论(大二六·二三一中):“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大...么么鸡,梵名 Māmakī。又作忙莽鸡菩萨、忙莽计菩萨、忙忙鸡菩萨、摩莫枳菩萨。意译为金刚母。指密教金刚部之部母...外院之四供养。与“内四供养”相对。即密教金刚界曼荼罗外院四隅之香、华(花)、灯、涂等四位菩萨。又称外四供、外...子题:杀父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难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 杀父母 者,人非化生,业寄胎报,假彼遗阴...梵语 amrta-dvāra。(一)即指如来之教法。甘露为涅槃之譬喻,故趋赴涅槃之门户譬之为甘露门。又作甘露法门。长阿含...(术语)金刚界贤劫十六尊中上首所安之慈氏菩萨,住于月轮,故谓为慈尊之月。...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四分,十种非威仪不应礼,大小行、裸身、若剃发、若说法、嚼杨枝、洗口、若饮、若食、若啖果...高丽僧。日本推古天皇十八年(610)至日本。将儒教(以五经为主)、彩色(绘画)、纸墨之制法及农具等传于日本。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亦贪分也。 其中耽着法财就是舍不得把法...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具体怎么修呢?你看,我们从内在的修心来说,内心的杂念是由...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且来解析一下,可先分作两大干: 一、理性,理是普遍贯通的...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的」,这虽然还谈不上彻底解脱,至少可以渐渐摆脱得失的观念,...
原文: 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世界中念佛众生,亦复无量无边。阿弥陀佛,何能以一身,...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后非常精进地修学,严持五戒,供养三宝,而...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陀罗国婆罗城,看见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训一名孩童,就上前问为...
具缚者
【法相辞典】
【具缚者】 p0823 大毗婆沙论五十六卷九页云:何故名具缚者?答:由此有情,一切支分,皆能缚故,一切支分,皆被缚故;名为具缚。一切支分皆能缚者:五部烦恼,皆能为缚。一切支分皆具缚者:五部诸法,皆被系缚。
上篇:具戒 | 下篇:具分障 |
(修法)为不动尊之三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三昧耶经上曰:不动亦自身遍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又】...
义璋
灭谛下四行
微细相容安立门
一心专念
么么鸡菩萨
外四供养
五逆难
甘露门
慈尊月
十种非威仪不应礼
昙征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人生之解析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慧律法师: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为何弥陀一身能接引百千万亿众生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